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佛教觀點的釐清和詮釋

2021. 5.3  Mon.

佛教觀點的釐清和詮釋

本書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不在於文獻內部上的分析考證,而試著從較寬闊的視野進行「跨文化」對比,猶如訪客敲門造訪,總需要有人應門相迎(而不再「閉門造車」),不管來者是為質疑或請益,皆盼能有相互理解的對話。雖然「開大門,走大路」(在大脈絡下探討複雜問題)不符現今學界「小題大作」的論文走向,但這似乎是多元文化溝通所不得不的選擇。因此相對於為佛教的主張或論點進行辯護、論證,本書更重於釐清和詮解佛教的見解,探究的進路以哲學暨義理詮釋為主,這當中自有個人詮解觀點的涉入。

意即,本書寫作主要是從對比中顯示佛教暨東方哲學的觀點(「顯正」),但並不因此而否定主流學界的觀點(「破邪」),僅認為其有理論上的限制;相對的,本書仍相當重視科學主導下的心意識研究,只是在承認其貢獻與重要性的同時,亦主張東方哲學有諸多可能的啟發。然以東方哲學暨佛學之觀點作參照,先要清楚東方哲學自己說了些什麼。換言之,古籍雖有哲學洞見,但有時不是缺乏哲學論述,就是語意不甚明確,使得後人理解莫衷一是。因此,唯在確切了解某一觀點的前提下,哲學上的論證乃至論辯才成為可能,而本書並非重於論證某種主張,而是在於詮釋和解讀某種主張,以利於後續對話之進行。

  如佛教以色、受、想、行、識等語詞來描繪身心,若要與西方或者一般人慣用的心理語詞作對應,不免需重新解釋(reinterpret)以對應於現代意義的理解,甚至是現代意義的應用。[1]這除了使非佛教學者能認識佛教思想,此語意重新轉換的過程,也可進一步確定吾人對於佛教名相概念的掌握。相對的,倘若語言的藩籬難以排除,仍限定在佛學語境中的論述,則佛教思想在現代情境中似有劃地自限之失,如此佛教觀點的釐清和詮釋是展開對話的第一步。

  總之,在哲學討論上必須提出主張或論點,進而積極作辯護或論證,但本書各篇文章不全然是論證(佛教)某些主張,而也重於澄清和解釋。論證、證明是說服人接受某一觀點,而澄清、詮解是幫助人理解此觀點;前者有時帶有「護教」的目的,而後者主要對於古代思想重作表述(即「現代詮釋」)。當然古代典籍的詮釋不會只有唯一正解,而還有各種可能,哲學式的佛學詮釋亦然;因此本書雖重視別人怎麼想、怎麼說,但也強調自己如何詮釋、如何解讀。

*摘自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導論」,202011月台大出版中心出版。


[1] 「現代意義」也是現今佛學研究所重視的。例如惠敏法師之〈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 從蘊處界三個面向介紹完佛教之身心關係後,並延伸運用到「生死學」(Thanatology)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 「臨終關懷」(terminal care)的應用,比較佛教身、受、心、法的覺性照顧與身、心、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之間的關聯,最後討論佛教禪定學之身心關係,及住「滅盡定」時之身心變化,藉此去彰顯佛教思想之現代意義與運用。見釋惠敏〈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179-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