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5.2 Sun.
義的平衡
慈濟是談善、講愛的團體,以「善的共振」、「愛的循環」為其特點,然在愛與善之餘,義也是必須被關注的,或者說真正的善行,除了是大愛關懷,還需有正義關照,失去義的平衡之善與愛的循環共振,不免有所缺失。
義(just)是合宜,所謂「行而宜之謂義」即是;相對於義是不義(unjust),不義意味著有所偏差、不能適宜待人。而「義」是道德的基礎,道德的起點在於推己及人,不管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者「若要別人怎麼對你,先那樣對他」,強調人我之間的合宜對待,達到某種相稱對等的平衡。
正義的背後關乎平等,例如佛陀時代主張「四姓平等」,也因「四姓平等」而反對「種姓」階級制度之不公不義。事實上,正義所追求的平等理念,合於佛教的「緣起」精神,不只揭示人我相關,亦展現人我平等。
相對的,不義是某種失衡,所謂剝削、欺壓、霸凌、侵略,乃至姦淫擄掠等傷害,皆是不義之舉。
儒家之仁義對舉,「居仁由義」、「仁心義行」,照顧到情理的兩面,以之為心性修養與道德實踐。可知在談愛與善的同時,義也不容輕忽,善行不離義行,真正的「慈悲心」需要「正義感」,以道德勇氣言所當言、為所當為。
總之,愛的循環與善的共振不能離開義的平衡,唯有義的對等平衡,才足以言愛的和諧循環、善的同體共振;三者之間如「鐵三角」,彼此相依相待、相輔相成,使得大愛的善行堅若磐石、穩如泰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