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學術性格

2018. 12. 29   Sat.

學術性格

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年光景(就讀研究所至今),在這不算短的時間中,隨著工作性質或職場訓練,個性也潛移默化跟著轉變。

 

例如學術的嚴謹要求,要人精密思考,講難聽是吹毛求疵,講好聽是精益求精」;但這其實和我大剌剌、不求甚解的原初性格違背。

 

也因此,我一開始不喜歡這樣的思路風還是樂於當一個「差不多」先生;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自己也成為這樣的人,在思想上愈趨「龜毛」。

 

凡事謹慎小心是好的,「魔鬼藏在細節中」一不留神、一有閃失便容易鑄成大錯;相對的,在微小處用心,才能在廣大處有洞見。

 

回想過去學生時代,老師們挑剔我的論文書寫,雖然表面上同意他們說得對,但其實心理不以為然的。而今自己當了老師,也用同樣的方式挑剔學生論文,鼓勵他們作精確而深入的思索和表達,只是不知他們是否如我當初一樣不以為然? 


學術工作養成一個人不馬虎、不隨便的精神和態度,同時也是耐心、恆心的培養。過去我承認自己做得不好(或不夠好),近年來愈是提醒自己「嚴陣以待」,讓學術路途走得長遠、走得穩健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