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修心」不應只是「修定」

2019. 1. 6  Sun.

「修心」不應只是「修定」

印順法師在〈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一文中,指出「修心」就是「修定」,認為後期如來藏系的形成和發展,和修心、修定有密切關係。

 

「修心」就是「修定」,這是從史料文獻考察分析所得的結論,屬於「實然」的表述,然而不代表「修心」就只能是「修定」,而仍可能包括「修慧」,這是在拙文<印順法師「修心」就是「修定」一說之分析、詮解與反思>所試圖表達的觀點。

 

一如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表示:「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這裡的「三心」所指為「信、悲、智」的「三心」,這裡的修「心」當然不會(只)是修「定」,而有更大的指涉範疇,除了菩提心(信願)、慈悲心,還包括空性見(般若慧),如此「修心」亦含括了「修慧」。

 

如此,「學佛三要」所標示的「學佛三心」,亦有試圖轉化「修心」的意涵,除了是法義觀念的引導,同時也包括價值實踐的指向,而可說是印順法師「應然」的詮解。

 

如拙文<淺論印順佛學詮解的兩個向度>所說,「實然」乃因印順法師作為一佛教思想史的研究者,不能不求其真實,如印順所說:「以佛學為宗教的,從事史的考證,應重於求真實」。然而,印順法師身為一佛教僧侶亦有其宗教情操、宗教理想,不同於一般學者的純學術研究,而仍試著指出佛法發展的一條明路。[1]

 

可知,印順佛學之解讀不能忽略「實然」與「應然」之兩面,如「修心」實是「修定」,而又不應只是「修定」,還應重於「修慧」,這從他對「三心六度」的開示亦得到了明證。

 

相關文章 淺論印順佛學詮解的兩個向度



[1]如拙作<印順法師「修心」就是「修定」一說之分析、詮解與反思>所云:「印順以佛教學者身份,依實然面宣稱「修心」就是「修定」,但印順同時又為佛教宗教師,有他一定的宗教理想,因此他亦依應然面而主張「修心」當是「修慧」,佛性應依空性而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