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 4 Fri.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大智度論》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冰山之「業」
佛法常說:因緣、業力不可思議。誠然,人的業力猶如「冰山」,此生此世所現只是「冰山一角」,未見的比起所見的多出很多。而業緣變化猶如冰山之溶解與結凍,冰山之或浮或沈,冰底之浮顯或下沈海平面,就有不同的業緣現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山之造就絕不是一、兩年的事,而卻是數百千萬年不等既已存在(如「冰河期」);相似的,業力的積累也是億百千劫乃至無始劫以來的結果。
冰山在海上或海下,猶如「有表業」與「無表業」之間,看得到的是「有表業」,看不到(卻又存在)的為「無表業」。這「無表業」若依唯識學說法,可關乎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的理解,細密潛意識內容都存乎深不見底、暗不透光的冰山底下。
既然「業緣不可思議」,如此算命是不可靠的,因為所算即便準確,也可能僅是冰山底下的一小塊而不是全貌。如此,面對不可知的業緣與命運,人除了努力行善、努力修行,累積善因善緣外,其它都不需期待,同時也毋須擔心。
而且,一切成敗得失亦不用太在意,因為所顯露的只是有限的片斷(即「冰山一角」),都只是部份運勢、部份的我,既是「諸相非相」,也是「夢幻泡影」。
如此,「我不是我的我」,我的背後有著更多未知、更多故事;這意味著表象(appearance)不等於實在(reality),看不到的有時比看得到的更真實、更正確。
業力是佛教的基本觀念、基本信仰;年紀愈大,看到的無常愈多,我愈是深信因果、深信業報的不可思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