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學術在慢不在快

2019. 6.24  Mon.
學術在慢不在快
林毓生院士表示人文必須「比慢」,對知識的累積與創造抱持嚴陣以待的態度而「有所不為」。我想這不只適用於人文學術研究上,對凡事強調快速、效益、趕時髦的現代人而言,也具有相當的啟發。

「慢」其實是一種對治,要人能沈得住氣、穩得住步伐,以一種細水長流、志在千里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學術志業。「慢」的背後象徵一種「細」和「深」的精神,不浮光掠影、不浮誇淺薄。

相對的,「急」在學術上是一種危機,之所以鋌而走險的造假和抄襲等,可說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所致(「急何能擇」),不只在學術上犯規,也遊走在法律的邊緣,「急」或「快」反成了一種自我傷害。

可知,以學術研究為一生志業和使命的人,必然放遠前程、穩紮穩打,事實上亦無所謂的「比慢」,因為「比」的本身即是有所求,在意一時的成敗得失。倘若真有「比」、真要「比」的話,也是自己和自己「比」,而不是視外在的「他者」為自己對手。

人文學研究暨論文撰寫「少即是多,慢即是快」,過去「拼搏」出論文的我,對此份外有感,發而為文記錄下這樣的體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