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在主的懷抱裡永得安息--懷念蔡彥仁老師

2019. 7.27  Sat.
永懷蔡彥仁老師
2019725一大早收到數封簡訊,得知蔡彥仁老師因肺癌於24日晚病逝,消息傳來讓人感傷與不捨。

我和蔡老師雖不熟識但卻有數面之緣,他曾來我們慈濟大學演講,也曾參與慈濟大學宗教所評鑑。儘管彼此接觸並不密切,但幾次的互動經驗亦給我烙印下深刻印象。

有一次系所評鑑時,個別約談系所教職員時他訪談了我。他看到我著作目錄中有一些英文論文,很客氣的指了其中一篇(關於佛教思想和Gilbert Ryle),問我可不可以簡述一下大意。因為論文是自己寫的,我的回答自是胸有成竹,作答完後蔡老師也給了正面示意,之後即針對教學和研究的概況進行約談。

還有一次來慈濟大學演講,講題是關於他個人的學思歷程,得知他早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出國留學,猶豫著是否繼續文學的研究還是轉向宗教等。對於文學和宗教的喜愛,可以感受出蔡老師學術研究的背後,有著溫暖和感性的心,或許因為客觀理性的學者身份,總是暗藏這一部份的他。

蔡老師是政大宗教所創所所長,以相當高的理想性來辦學,標準相對的就比一般系所嚴格;因此政大博士班有「進得去」卻不見得「出得來」的傳聞,顯見對學術品質把關的堅持。而今日台灣的宗教研究能漸上軌道,我想蔡老師是居功厥偉的。

如前所述,蔡老師曾是一個文學人,也是個有信仰的人,情感當是豐富而充沛的,感性面不會少於理性面;只不過長期的學術訓練使他避談柔性、軟性的那一面,包括他個人的信仰問題。

直到生了一場大病,才在信仰上更真誠的面對自己、面對他人,坦蕩蕩「出櫃」見證信仰的可貴。我看了他連兩年在youtube視頻上的信仰見證,感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臨死之際所說的話是具有意義價值的。

Youtube上的「肺腑」之言,提到他治療時所受的痛苦與磨難,句句中肯、真切而令人動容;讓人見識到學者形象外的另一面貌,兼具了學者的理智和信仰者的虔誠,而有一分親切的共鳴。

蔡老師24號離世,前一天(23號)日本著名佛教文獻學者辛嶋靜志也過世,兩人年紀都不算老,都在六十歲初頭。沒想到學問如此充實,生命卻也如此無常,令人無比慨歎。

慨歎悼念之餘也讓人多一分自省自惕,使人懷疑學者的生活是不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如因「嚴謹」而「嚴緊」,讓身心長期處在緊繃緊張的狀態下而勞損?但無論如何,不管學術上如何的頂尖卓越,一切的一切都成過往雲煙,猶似夢幻泡影。

學術之外,應還有更可貴的事,如對宗教徒而言就是信仰,我相信晚年的蔡老師必有如是體認。

誠然,唯有信仰是真實的,其它的一切都是虛假的,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昭然若揭、一切都原形畢露;值此之時,宗教人面對死亡當是再坦然也不過。

蔡老師晚年一心歸主,我虔敬的相信他「蒙主恩召」,在另一個世界過著美好的日子,在主的懷抱裡永得安息、永得寧靜!          (林建德敬悼於新北力耕居)

新聞報導  政大宗教所創所所長蔡彥仁 24日晚肺癌病逝

一切都是能力的問題

2019. 7.26  Fri.
不需一般見識
人與人之間的爭執,特別是家人、同事之間,每天一起生活、工作卻衝突不斷,乃是相當令人心煩的。尤其面對他人的無理取閙、蠻橫不講理,更是百般無奈。

難而這一切都關乎能力問題,因為能力不足,所以就只能這樣,想通了就不需要一般見識。

能力所指分為多種,消極而言不去傷害他人,這是最基本的是「自律能力」,積極來說是去幫助他人,也就是「利他能力」,使能有利於身旁以及一切有緣之人。

其它的還有「心靈能力」,此包括耐心、恆心、專心和穩定度等;再來就是「思想」能力,這不只是對外在事物的判斷和見解,還包括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一種關乎自省自覺的能力。

佛教的修行即是要不斷的提昇能力,讓自己成為有能力的人。

如上述的自律和利他能力,整體而言與「道德能力」相關,這在佛法而言初步屬於「戒律」,深度關乎「慈悲」。至於心靈能力是一個人的「禪定」,定力的訓練即是心靈的訓練,對於一切考驗、磨練內心猶能如如不動。再來思想能力關乎「智慧」,即是一個的慧解力、判斷力和洞察力、覺知力等。

佛法修行的總綱是「戒定慧」三學,若再加上大乘菩薩精神則多了「慈悲」,整體佛法修行不出於此、不外於此。也因此,佛法固然是信仰,但重點也不應只是信仰,而卻在於能力的提昇,掌握住「戒定慧」和「慈悲」就掌握住提升能力的要訣與心法。

至於不想修行的人,將會是能力欠缺的人,如此對於他們所帶來的不舒服、不愉快乃至於傷害,除了憎惡外更需要同情憐憫,畢竟其能力僅止於此,所作所為也只能如此。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小詩(622)~(625)幸福婚姻四首

2019. 7.25  Thurs.
625
有她在旁
整個生命
滿滿全都是愛
獨享幸福的他

624
談情說愛
愛不用說
就在日常點滴中穿梭
情不用談
就在悠悠生活中輕彈

623
天作之合
當他決定牽起她手
就連結了他人生的幸福
當她決定靠在他肩
就確立了她人生的美滿

622
愛是不假言語的
日常的三餐
洗淨的衣服
拖好的地板
整理過的房間
乃至幾句抱怨的話

愛就在其中!

為愛改變

2019. 7.24 Wed.
為愛改變
婚姻是艱難的,但婚姻之所以艱難,在於一方、甚至是雙方都不好溝通、太難相處。每當我看到艱難的婚姻,爭吵不休、衝突不斷,從旁觀者的來看實覺得很辛苦,相信當事者本身更覺得痛苦。

面對如此的慘痛婚姻,實在是「不如歸去」,此時「勸離不勸合」對雙方是好的。相對的,只要夫妻仍互有情愛,一切都還有努力的空間,但倘若消磨待盡,苦撐力撐恐已沒多大意義。

不修行的愛情和婚姻是辛苦痛苦的,這修行即在於「修正行為」,變化以求更好。因此走入婚姻的兩人,若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便冒然結婚,那苦果肯定在後頭。

為愛修行即是為愛改變,反之亦然。修行而改變,代表願持一顆柔軟的心;這柔軟的心,即是美好的心,如此才得以迎接美麗愛情。因此,我常說:美麗的愛情有賴於美好心靈,美好的心靈在於美善修行。

不只不修行的愛情是艱難的,甚至可以說不修行的人生是艱難的──不知自身問題所在,不只讓自己碰壁,同時也帶給他人傷害;也因此「吾日三省吾身」是必要的。

自省內觀即是踏上修行之路,修行之路即是自我轉化之路。一旦為愛作出改變,另一方亦相對應的有所改變(除非「一闡提」),婚姻就容易看到不同的可能,乃至於新的希望。

相關文章 夫妻之間沒有輸贏  婚姻四種可能  婚姻兩要素 先認錯的人對

小詩(618)~(621)

2019. 7.23  Tues.
621
造業
喜愛的
憎惡的
都被執著抓取
一起輪迴

620
育女樂
我為了妳而來
哪兒也不想去

任憑妳活潑亂跳
任憑妳胡亂鬼叫
只是想看妳關懷的笑

心想這樣過了一生
最好一生也過不完
有妳在的美好時光

619
相思苦
一顆小小藥丸
可以緩解傷口的痛
卻止不住心頭的苦
愛別離、求不得的苦

618
輕輕轉動方向盤
車子就駛往另一目標
小小的觀念改變
生活就會有大大不同

三量與三慧

2019. 7.22  Mon.
三量與三慧
佛法說「聖言量」、「比量」和「現量」,「量」是認識之意,測量、打量一事物的樣態,如一桌子的高低、大小即是度量出來的,一旦量測出結果來可以進行描述,也就是所謂的認識(形成知識)。

佛法說「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似乎可以對應到「三量」的思維架構,即依經教之言得「聞慧」(也因此「聖言量」、「至教量」亦言「聞量」),「比量」推論得「思慧」,「現量」實證得「修慧」。這三慧又可初步對應到佛法中所說之「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

只不過「三量」在「量論」上所重是知識的途徑,與「聞思修」之強調智慧未必相同,但都關心真實的認知,唯有真實認知才足以言解脫(「見真實而得解脫」)。此外,知識也當為智慧所用,世俗知識最終應是助益於出世智慧之完滿,當中關乎「二諦」,也關乎另一種意義的「轉識成智」──「轉變知識成為智慧」的修行過程。

「三量」與「三慧」論理架構之一致,相信佛典亦有相似記載,此或也可以看出「法法相資」、「法法相潤」等道理。

相關文章 「三量」的修行意義

小詩(614)~(617)

2019. 7.21  Sun.
617
落葉歸根
樹上一片葉子
飄落下來
被整個大地接住

如是而來亦如是去
所受一切無以為報
還施於大地

616
有福報的人,做壞事沒事;
沒福報的人,做好事出事。

615
佛性即覺性
佛性人人皆有
依之解脫自由
念念保持覺知
時時看見佛性

614
孔雀展翅五彩繽紛
老鷹振翅遨遊天際
而我
只願成為一隻小小小小鳥
快樂又自在
歌唱在自己天地

東方哲學之可能貢獻

2019. 7.20  Sat.
東方哲學之可能貢獻
  佛教學(Buddhology)研究原從印度學 Indology)中分流出來,並以歷史文獻之方法(historical-philological method)為重;在此文獻學方法獨大的情勢下,過往數十年間作佛教哲學之論述並不算太多;即使開展出了哲學論述,也容易與主流哲學界脫節,難以引起外界的正視與關注,僅被視為某種區域文化的研究,歸為亞洲或宗教學門之下,未必見容於正規的哲學系所中;這不只是佛學,整個東方哲學研究亦然。
東方哲學在國際學術領域中是弱勢的,在西方哲學學門中亦屬邊緣,僅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愈來愈多西方人士為東方哲學發聲。如Jay L. GarfieldBryan W. Van Norden認為歐美大多數的「哲學系」當「正名」為「歐美哲學系」(Department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Philosophy),因為這些哲學系皆沒有「異文化」哲學資源,純然以歐洲為中心(eurocentric),卻獨斷地宣稱為「哲學系」,此「知識霸權」之偏頗,已然否定歐美區域之外別無哲學,對其它文化的哲學不公平。[1]Jay L. Garfield等人的觀點不難理解,猶如英美(或英國)文學系(Department of English Literature)不會單單僅以「文學系」命名,而加上「英美」二字以視對不同語系文學的尊重。不過,「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東方哲學研究者不只要重視自己的研究,而且要試著談論出一些思想新見,如此東方哲學在世界哲學中才有立足之地,甚至得以抬頭挺胸。[2]
  過去東方人對自己的傳統可說有兩種極端,其一是東方只有宗教和文化,不夠理性或甚至迷信,而有自我輕忽乃至貶抑的傾向,另一是認為西方哲學盡是俗學,不關心價值實踐及身心修煉,僅是有限智能、有漏心識的展現。這兩種極端,或可從三十年前余英時下列表述看出:
我個人當然希望中國思想有一天能夠真正和西方主流思想(不專指「分析哲學」)直接對話。但是如果我們不願自我安慰或自我欺騙的話,我們必須承認這一天還遠得很。其中原因很複雜,但中國思想傳統還沒有經過有系統的現代處理則當負最大的責任。近百年來,中國思想界(如果有的話)不是「妄自菲薄」,便是「妄自尊大」。現代中國人極少以正常的心理和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傳統或西方的思想。[3]
  不管是「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此兩種態度皆不可取;或者說,過度的「尊古」、「崇古」,以及過於「反古」、「疑古」,都是兩種極端心態。「妄自尊大」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自我陶醉(narcissism),「妄自菲薄」則片面否定傳統哲學的價值,認為所說得一切都顯得過時落伍。相對於此,我們可以做的,應是肯認其所當肯認,以及反思其所當反思;一者當從西方哲學吸收養分,反思、提煉東方哲學的內涵和深度,二者也從東方哲學觀點回應現今的哲學問題,勇於提出主張並進行論證及辯護。特別是唯物論(physicalism)當道的今天,唯心論(idealism)立場已棄若敝屣,佛教觀點或許可提供不同的思考向度。
  尤其佛教在哲學觀點上有不少洞見,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多數的佛學研究,仍多囿限在佛學特有術語的城牆內,未必可以用清晰的語言表達思想,這固然是屬於特定領域當有的「學術專業」,但某種形式卻拒人於千里之外,甚至是內部自言自語之自我保護,因為所持的見解在現今哲學和科學的檢視下,有可能已是錯的。此外,倘若受過一定思想訓練的現代知識人,幾番努力若還是不能了解佛學論述,一部份雖是典籍本身深邃或隱晦,一部份亦可能是佛學研究者自身的限制,難以褪下艱澀名相的「保護色」而從清楚語言的表述中開放檢視。[4]
總之,東方(暨中國)哲學在當今哲學界的可能貢獻,已是重要的課題之一;所謂「舊邦新命」,如何「承百代之流,而會乎當今之變」,應是未來東方哲學共同的目標,既讓東方哲學走向現代世界,也讓現代世界走向東方哲學。[5]



[1]Jay L. Garfield, Bryan W. Van Norden, “If Philosophy Won’t Diversify, Let’s Call It What It Really Is,” 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Opinion Pages), May 11, 2016.取自網路
[2] 不過,情勢似有轉變的跡象,主流哲學界似乎漸可接納東方哲學,一些英美哲學著名刊物也開始出版東、西哲學比較的論文,如Synthese2017年刊登一篇《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和Spinoza哲學比較的論文,見Christina Chuang, “Ration Devotion and Human Perfection,” Synthese, 2017, pp. 1–23.此外,Philosophia也已接受佛學相關論文之發表,如Hans Julius Schneide, “Buddhist Meditation as a Mystical Practice,” Philosophia , June 2017, Volume 45, Issue 2, pp 773–787. 此外,Philosophical Studies也於2017年出版Jonardon GaneriThe Self: Naturalism, Consciousness, and the First-Person St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一書所作的摘要簡介(<重述自我>(The Self restated))。
[3] 余英時,〈「對塔說相論」──談現代西方的思想動態〉,收在《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臺北:允晨,2011年(增訂一版),頁119
[4] 在哲學的論述、分析上,有些時候清楚地錯比說不清楚,更值得嘉許。過往佛學論述囿限於內,常讓非佛學專業者霧裡看花,而今日語言釐清工作,乃能使用淺白語言表達出深刻意涵,一者以確定論述者自身已著實掌握相關佛學概念,二者可作為「介入」其它學科的基礎。如此語言概念的釐定,可說是由內轉外溝通的必要過渡歷程,在共同的認識基礎下,轉化成知識社群可理解的語彙,使人從中得到啟發。如此,將一個重要的佛教術語或字詞,淺顯而深入地解析清楚,達成哲學對話的目的,已可說是功德一件。
[5] 從東方暨中國哲學反思世界哲學的發展,雖有一些成果但卻相當少數,勞思光是一個代表人物。他一定深入的理解對方的觀點,又能用相當清楚的語言去介紹、分析和討論,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如〈論非絕對主義的新基礎主義〉一文即是一例,收在劉國英編《危機世界與新希望世紀─再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頁129-181。此外,勞思光著、汪琪編《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臺北:台灣商務,2014)也可作為一例。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小詩(610)~(613)「清淨愛」四首

2019. 7.19  Fri.
613
讓心如潔淨無染的空杯
再以愛去盛滿一切傷痛

612
清淨是嚴以律己
淨心第一
慈悲是寬以待人
利他為先

611
出離志求解脫
捨欲清淨
入世志度有情
大慈大悲

清淨以出
慈悲以入
既出又入
出入自在

610
唯以清淨的心
才有無私的愛
如空無的杯子
注入滿滿的水

萬緣放下

2019. 7.18  Thurs.
萬緣放下
若問我從佛法中得到的最大啟發,看破和放下會是其中的答案,雖然這是佛教常給人的負面印象(如消極、悲觀等),但若換個語彙說即是認清與超越,意即認清世事無常的真相,超越無明妄執的想像。

萬緣放下才得以超越一切,超越一切才足以實現解脫;《阿含經》之「心善解脫」,意味著放下和超越已然「熟能生巧」,甚至是「爐火純青」,阿羅漢「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即是捨得乾淨、放得徹底。

以看破和放下面對人生各種困境,往往可速得紓解和療癒,包括臨終之際以「萬緣放下」來因應人生最後一道功課,以之為最直接、最有效的安慰劑。

曾有法師表示:每當他探視完末期病患,給一些觀念上的指引,不久後「臨終者」即成了「亡者」。可知將死、要死而未死、不死的人,常是心有牽繫,此時告知他因緣業報和來生的觀念,給他/她安定與安全感,如此放鬆而放下,放下而得輕安,自可以安然往生。

人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切都不需要執著,任何的摯愛都願意捨去,包括最親愛、親密的人;畢竟對於所愛的人不是佔為己有,而是希望他們過得更好,即便自己已不在人世,只要他們一切的一切平順安康,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不管生者或亡者俱皆心安、靈安,人生才可以劃上圓滿的句點;有緣的話一定重逢、一定再見,放下不過是預約另一段相遇的開始。同樣的,面對挫拆考驗,放下也正是重省腳步、整裝待發的良機,不讓錯誤情緒困擾自己太長太久,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步原來是向前。

小詩(606)~(609)

2019. 7.16  Wed.
609
沒人給你傷害
只因無明障礙
心存良善與愛
美好處處都在

608
看病有感
雖然都是醫生
不是每個都會看病
皆能善於治病

好比都是教授
不是每個都寫論文
皆能指導論文

607
焉知非福
好運躲藏後面
時候不到不見
非得觀念轉變
才會悄然出現

606
光亮明珠一顆
久被塵埃擔擱
掃破惑業蔽遮
喜樂自在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