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三量」的修行意義

2018. 7.2  Mon.
「三量」的修行意義
在佛教看來,知識主要有三種途徑,分別是經驗知覺的現量、類比推知的比量,以及依據經典記載、篤信聖者言教的聖教量(又作至教量、正教量),唯識典籍《瑜伽師地論》及《顯揚聖教論》等即記載此三量。

「量」pramāṇa白話的說是測量、量度之意,因量測而得知對事物的認識,「量論」即是佛教知識學(Buddhist epistemology),在後期佛教哲學中有進一步發展,代表人物如六、七世紀的陳那、法稱等。

雖然佛教哲學是理論性探究,但這樣的理論不是玄學式,歧出於解脫的關注,相對的卻是以正確認識來實現正確解脫。

佛法之「三量」應與「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即「聞思修證」)之精神相符,從而開展出佛教知識學上的架構;這在印順導師《中觀今論》「中道之方法論」「三量」即如此認為

意即,「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乃依照至教量教法正聞薰習,聽聞後深觀思維(「如理作意」),進而確切地實踐體證(「法隨法行」),分別對應到聖言量、比量和現量,以及教證(文證/經證)、理證及現證三個向度,相契於「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之三種般若

可知,聽經聞法是起點,透過法義明辨觀思,再依著次第經驗體悟。其中現量的直接知覺、直接經驗應是最重要的,只不過這樣的現量必須建立在聖言量和比量的前提上,亦即修證理應奠立在聞思基礎上。                                 

此「三量」不只是佛教所重,印度數論派亦有類似之「三量」,儒家《中庸》亦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說,可見得修道傳統一些基本觀念原則,都有著相通或相似的理路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