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7.6 Fri.
佛門中的「三不朽」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就是著名「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對中國文人的思想和理想有著重要啟發。
在佛門中似有相近的「三不朽」。如印順法師表示古來有三種出家人,分別為修行、學問和興福。修行是專注在身心的淨化,專心於止觀定慧的修持,目的是為了解脫;學問是從事佛法經教義理的研究,而興福是慈善利他等相關志業,後兩者為大乘菩薩道所重,乃是智慧與福德資糧的累聚。[1]
若以「三不朽」來類比,修行猶如「立德」,而學問重在「立言」,至於興福則屬「立功」;也誠如印順法師所說,「怪」、「慢」和「俗」各是修行、學問和興福之所病,[2]「三不朽」若載舟不成而覆舟,「三不朽」即成「三腐朽」。
修行是好事,每病在一「怪」字;雖是德行涵養、慧命增長,但倘若自命清高、自以為是,處處標新立異與人格格不入,則不免給人怪異之感。
學問是好事,但每病在一「慢」字(「說法必憍慢」);讀書做學問往往「好為人師」,雖然「知識就是力量」,但力量少了一分自省自覺,也易生起知識的傲慢。
「不朽」象徵著恆常,雖然佛法說「諸行無常」;但佛法亦說生生世世、發長遠心,這「不朽」之發心立願,或也相應於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