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心靈自由思考

2018. 7.21  Sat. 
心靈自由思考
作為大學教授,依規定單週授課八小時,指導研究生以及執行研究計劃皆可抵免學分,所以我一星期正式授課約略五小時;倘若再加上寒暑假四個月時間,其實自主時間相當多。這自是學校對同仁的尊重和禮遇,但大多數具規模、制度化的大學皆是如此,甚至有些還更好。

雖然工作時數不多,但做學問本身卻是無時無刻皆在進行,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皆自然而然、自動自發的讀書、寫文章。

尤其是養成思考習慣,即便人不在研究室、不在書桌前,一樣可以思考各式各樣的問題。所以只是工作型態改變,雖不是朝九晚五打卡上班,但彈性之中也可看出規律,甚至是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工作,如呂大臨〈橫渠先生行狀〉所述,「志道精思,未始須臾息,亦未嘗須臾忘也」。

以一顆敏銳的心與大腦,隨時隨地進行思考,是學者做學問的方式,同時也是生活方式,尤其從事人文思想研究更是如此──「不論處境如何,始終保持心靈自由思考,是愛智者的本色。」我不得不再次提到馮契所說。

心靈自由思考,不受時間、空間所限,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皆可以天馬行空的神遊玄想。而這樣的工作不是一時的,而是終身(終生)的,甚至是全年無休,沒有退休可言。這是愛智者、哲學人的生活,而我也喜歡這樣的生活、珍惜這樣的生活。

相關文章 學者與智者      人類智能三種表現形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