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大智度論》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紅盒子」
2018. 11. 4 Sun.
近來聽到不少《紅盒子》的推薦好評,這是今年楊力洲導演推出的紀錄片,描述亦宛然掌中劇團創辦人、布袋戲大師李天祿長子陳錫煌的紀錄片。
陳錫煌是李天祿長子,依傳統習俗是家業家產第一順位繼承人,但因父親「入贅」,長子依約從母姓;然而兒子與自己不同姓,印記了「入贅」的標誌,對一氣骨男子而言不免感到恥辱。如此李天祿對長子特別冷淡與嚴厲,也造成長年的「父子情結」。
即便陳錫煌和父親一樣對布袋戲充滿著理想和熱情,但猶然是冷言相待、冷語相對。父親死了,繼承亦宛然劇團的是姓李的親弟弟,他自己不爭不搶;一直到父親過世11年後,才以決心走自己的路,以79歲高齡自立門戶,只從劇團帶走一「紅盒子」,恭奉一尊田都元帥,由神明取代了缺席的父親。
知道了這則故事,內心感觸良多。六、七十年漫長光陰,活在父親的陰影底下,受到老舊價值觀的牽制與束縛,身心所感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父親離開了人世,終可以獨當一面;但隨著時代變化,科技日新月異,傳統文化卻也面臨嚴竣挑戰,要讓日漸沒落的產業重獲新生,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一個人情操之所以可貴,在於知其不可而為之。既然是核心關懷之所在,就決意挺身而出,大逆時代之洪流,把自己的生命和一生所愛結合為一,為之生亦為之死。
「情近乎痴而始真」,就是那樣的一往情深與義無反顧,讓人既憐惜又感佩,憐惜那股傻勁、感佩那股衝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