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中國哲學的中國心

2018. 12. 23  Sun.

中國哲學的中國心

前文談「哲學競爭力」,然中國哲學是不競爭或不談競爭的,認為競爭概念的本身就大有問題;相對於此,「溫良恭儉讓」、「和諧」、「不爭」、「圓融」及「圓滿」等才是中國哲學之所向,如「天人合一」傳達的意境。

 

林鎮國老師以「真理的開顯」與「真理的證成」區分中印佛學各自的特色。[1]既是「真理的開顯」,就不需談什麼論證,不復多慮多疑多言,重於直接體證、虔誠信仰,如是我聞而至信受奉行。

如此之權威獨斷,中國佛學及中國哲學的宗教信仰特色似顯得濃厚,意旨於價值表述、價值確立而不在於價值辨證;即便有了論證通常也僅是「循環論證」,與大多數宗教一樣,如在拙文「信仰者的勝利」所說。

 

如《周易》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體的運行周而復始、強健有力,君子應當效法之而自強不息。此語未必需要論證、論辯,而專斷地就是如此、一定如此,情意、氣韻的感通體悟多於知性、理智的思辨分析。

 

猶如「美是心中有愛」或「愛是心中有美」等語句,聽起來很是夢幻,給人啟發甚至讓人感動,但理性析解下卻未必有實質意義,或者難以續問為什麼(可說是一種「恆真句」);任何的質疑乃至於否定,可說是徒勞無功的。


這背後也象徵不同的思維理路及文化特色──中國哲學中濃厚的中國心,如此「用中國心讀中國哲學」看來仍有其必要。 

相關文章  用中國心讀中國哲學   信仰者的勝利   哲學競爭力



[1]在《空性與方法》的序言裡,林老師概括印度佛教哲學和漢傳佛教哲學的不同表示:「漢傳佛教長期關心的議題,若和印度佛教比而觀之,發現其特色是不再認為真理的證成是關鍵問題,而認為真理的開顯才是終極關懷。印度佛教以真理的證成為首要關切,故重視因明與量論;漢傳佛教以真理的實證為核心宗旨,基本上認為真理證成的工作早已為印度論師完成,不需要再度重複去做。對於漢傳佛教來說,因明與量論不是開顯真理的必要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實相的現象學式描述與詮釋。」p. 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