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29 Mon.
讓哲學走自己的路
近來東方哲學研究似有被史學、文獻學等學科「綁架」的傾向,雖「綁架」顯得言重,但似乎是學界的發展趨勢。
雖然「哲學」不外是「哲學史」,哲學問題的探討皆有跡可尋,古代哲人或多或少都觸碰到了,但是時代、環境都在變,科技也日新月異,人類面臨的挑戰也五花八門,所以如何跳出文本思想的「考古」工作,或者不停留在「考古」上,去思索與抉發現代意義,反而更加重要。
如此,這幾年來我的學術研究多重於「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的哲學探究進路;意即面對某一特定的哲學問題,東方哲學家們怎麼看、怎麼想呢?
如此,以問題之回應來探討思想,而輔之以文獻考訂考證,讓文獻學工作為義理探究來服務,如此之主、輔區分,是我認為較合宜的東方哲學研究方式。
其中歐美學界掀起的心靈與意識討論的熱潮,即是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東方哲學的研究者可嘗試以對方聽得懂的語言來對話或對辯,否則容易落入自說自話,難以達成有效的學術溝通。
(2016.3.8 林建德貼於花蓮中觀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