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Fri.
說不可說
道與空是道家和佛教核心概念,「不可說」是道與空的形容,猶如禪宗「說似一物即不中」,當中有好幾層可能意涵。我曾在《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作了研究,茲把看法初步滙整如下:
一、道與空是經驗性語詞
道與空不只是一般的概念性認知,同時也是經驗性語詞、經驗性概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需要親身體驗和切身感受,如此而說「不可說」。
二、道與空是一種境界
道與空不只是一般經驗,而且需要悟入、契入或證入。就像「涅槃」一樣,乃是一種超越的精神境界,只能意會不可言傳,非語言文字可形容,體驗到的人「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三、道與空是深邃難懂的
道與空除了是經驗或超常經驗範疇,同時也極其深刻、複雜,如《老子》形容道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之精密玄深非常人所能領會。
四、語言的有限性
不管是道與空本身的精深,或者屬經驗性境界的直觀體悟,兩者皆非言語所能形容,如此亦顯示語言的有限性,包括理性的限制,使人懷疑智力能否掌握一切,甚至認為認知上的慣性執取,更容易障蔽真實,不只概念化經驗到的事物,同時也做了二元的錯誤預設。
五、從否定深化洞見
「不可說」是一種表達方式,甚至是一種表達技巧,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透過否定說不是、不可說,激發人想得更深更遠,讓人從懷疑否定中淨化、昇華觀念和思想。
六、「不可說」是一種語言策略
說「不可說」其實是為說作準備,「不可說」本身已是一種宣說,因此「不可說」背後有其巧思,如要說者細密的說、聽者靈敏的聽。如此「不可說」是一種提醒,「以指代月」,要人「寄言出意」、「以義不依語」,不把話說死和聽死。一如《老子》開宗明義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言」,雖說「不可說」,實已準備要說,旨在提醒人在聽、說上常保警覺。
以上只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整理「不可說」潛藏之訊息,詳可參拙作《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第二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