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 Sat.
回歸身體
一個人不管快樂或悲傷都要呼吸,當然也都要飲食、睡眠等,身體是生命的原初點,回到身體的基本需求,也可說是回到生命的中心軸、根本處。
把佛法的修學轉向身體(如所謂「即身成佛」)是後期大乘佛法的特點,然而印順法師對此「身體轉向」有所點評,如說:
「佛法的持息,本意在攝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體上著想。修習久了,如少腹充滿,發熱,或吸氣時直達到足跟趾端,或覺臍下氣息下達,由尾閭而沿脊髓上升,或氣過時,幻覺有光色,音聲等──這都是氣息通暢,生理上的自然現象。切勿驚奇誇眩,落入氣功及丹道的外道窠臼!」[1]
以及說:
「「法身喜」的引起,也正是修風火瑜伽,通中脈,(滾打)菩提心下注而引發的(通俗的說是氣功)。「明相」與「法身喜」,一般人也偶而有之,不過秘密瑜伽者,在這裡痛下工夫,依定力而發為一般人所沒有的修驗。如依「佛法」,「大乘佛法」的中觀見,唯識見來說:般若體悟的諦理,名為空性、真如等。這是「一得永得」(「證不退」),為凡夫與聖者的差別所在,決沒有一般人也能偶而得到的。如一般人也能現起,那只是生死世間的常法而已!」[2]
上述評論告訴我們若把身體作為佛法修學的重點是弄錯了方向,不是停留在生死世間的常法,就是落入氣功及丹道的外道窠臼。
誠然,佛法重於修心、修慧,依著心性提昇、智慧啟悟而至解脫,而不是追求「長生不老」或「成仙」。
然而,後期大乘佛法「重身」的發展傾向,一來有方便度眾的考量,一如菩薩五明中的「醫方明」;二來回歸現實,先力求身體健康,再來談修行度眾的理想。
佛法的智慧雖極致殊勝,但畢竟是出世間法,唯身體是共同關懷,而以身體作為共同語言度化眾生,才易收實效。換言之,在治病、防病及至於健身、養生的基礎上,進而談佛教慧學的進修,乃是較為務實、實際的,否則體弱多病、奄奄一息又何以談修行?
不過,修行過度集中在「身體」或僅限於此,乃是錯把雞手當令箭,若不知「方便而至究竟」的道理,實是走錯了方向,甚至誤闖禁區、不可自拔。
不少佛教徒身體都不好,愈是虔誠似乎身體愈差,有些只好自我安慰為是「業障現前」。然而身體健康是修道的前提,任何有意義的事都必須立基於此,而健康的身體亦必須透過自我訓練才能達成。
如此,「健身」是修行的一部份,或者是第一步,所謂「身安道隆」意即在此,唯有「法體安康」才能「法輪常轉」。我想「即身成佛」應有這一層次的關切,只不過「過猶不及」,最後卻妄想於欲樂中求道成道,如此而誤入歧途、漸行漸遠。
重視養生暨身體健康應是佛弟子所共,身體顧好才足以利益眾生,如此佛教徒包括比丘、比丘尼們練習氣功、瑜伽,乃至於上健身房,從事球類運動、游泳等,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應該鼓勵的。
當然,身體太過健康也不太好,所謂「修行常帶三分病」,無常病苦的體會有助於自我提醒。可知,如何對身體抱持「不即不離」的中道立場,「藉假修真」應是佛教的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