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科學可否全然回答美善問題?

2018.1.24 Wed.
科學可否全然回答美善問題?
  佛學除了是一知識系統,同時也是一套價值體系,而是否能以自然科學的方式探究價值理論和道德學說,亦有待商榷;此猶如G. E. Moore所指出的「自然主義的謬誤」(naturalistic fallacy),[1]同樣的「佛教自然化」如何回應類似的挑戰,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

大多數的科學家認為科學旨在求真,而未必在於人類終極意義和價值的探索,而且寧可犧牲美善的價值,只為得到真實的答案,如同Flanagan所指出的,大多數的科學家會認為科學是為「求真」,不管付出多大代價;[2]可知人類在邁向真善美的過程中,科學主要為滿足求真,而無暇顧及美善之充實。但真與善是人類價值追求的兩大面向,雖分為二,都應有其相關性;此或許如身和心的關係,極端的唯心和唯物,都容易忽略身和心間的互動和彼此之相互作用。

  然而,科學究竟是否該關注人類美善的追求?這是一個可討論的問題,其中也涉及到價值取捨的兩難處境。例如「真」的結果卻帶來人類更多的苦痛,以及相對的,「假」的認識但卻帶來真的快樂──在這兩者之間,我們應該選擇何者呢?如果科學求真,但卻可能帶來破壞性乃至毀滅性的傷害(如核武的研發運用);相對的,宗教構築美麗世界,如天國和淨土的願景,此未必真實但卻滿足心理和情感的需求,終使生命得以安頓依靠。當然,最理想的情形是真實的認識,同時也帶來美善、喜樂的結果。但兩者不可兼而得時,何者為優先呢?如此,涉及到科學與宗教間不同的功能與可能的對立。而如何適切統合佛學和科學兩者,重整相互的解釋系統,或可對自然界的實相有更全面的認識,而避免一昧地要求佛學遵循於科學的規範與論調,如此也才可能互惠於彼此的洞見。

  此外,佛典中「超自然」之表述,部份亦屬宗教語言(religious language)表達的特殊性,包括以譬喻、類比等方式,意在言外的指涉某種理想或價值,其間重點未必在於標示或論斷特定事實。而如何從宗教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 of religion)的觀點,善意或同情的理解佛教諸多「超自然」概念和命題,也是自然化佛教可注意的一個點。[3]相對的,「佛教自然化」雖可達到「除魅」(disenchanted)目的,但過猶不及,例如佛教雖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4],但同時也說「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5],以多元、豐富的表現手法來開展佛陀教說,度化和利益不同根性的眾生。此外,「佛教自然化」如何保留正面的佛教質素,如虔誠、篤實、謙恭、踐履等之宗教情操和宗教情懷,亦可以留意。換言之,「求真」未必能保證「求善」,反之亦然;然而一完滿的人生,當是求真求實與求美求善兩者間的兩全其美。  

  總之,自然主義者是否能滿足人類對美善價值的探索,可說是挑戰之一。如達賴喇嘛表示,科學和佛教有一共同目的,即為人類服務以及創造一個更好理解世界的方式,包括服務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科學當為人類乃至有情眾生服務及作出貢獻,這卻不是多數科學家共同的看法,[6]這當是科學的限制之一。事實上,除了真與善的抉擇外,也包括了知與行間取捨的落差;一般說來,科學家和學者們著重理性的聞思工作,較少有內在心性體驗的實踐關懷,如此在整全的人生道路上不免有所限制。

摘選自 試論「佛教自然化」之見與不見從《菩薩腦》一書談起



[1] George Edward Moore,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3.
[2] Owen Flanagan, The Bodhisattva's Brain, MIT Press, 2011, p.64Flanagan還表示,若問一般歐美人何謂科學探索的推力,他確信大多數西方人會說是真理的探索,自然的宰制以及利益。同前書,頁220
[3] 宗教觀念之形成其來有自,從認知理論的角度來探討也皆與自然(naturalness)若合符節。如此,以認知科學來探討宗教,所重的不僅是我們想什麼(what we think)的問題,而更在於我們如何想(how we think),即未必在於存在本身是什麼,其究竟是真或是假的問題,而是在於我們如何有這些觀念產生。對於宗教認知科學相關之探討,可見Pascal Boyer, The Naturalness of Religious Ideas: A Cognitive Theory of Relig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Todd Tremlin, Minds and Gods: The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Relig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4]《妙法蓮華經》〈方便品〉(CBETA, T09, no. 262, p. 10, a19)
[5]《妙法蓮華經》〈方便品〉(CBETA, T09, no. 262, p. 8, c10-11)
[6] Ibid., p.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