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15 Mon.
「解釋橋樑」
心意識介於業和身、腦的中間,這似乎顯示心意識扮演一種連結功能,接合物理世界和價值世界之間。我們或可作以下假說,心識可視為一種聯結物理世界和價值世界間的「解釋橋樑」(explanatory bridge),透過心意識的媒介(intermediary/medium),進而尋求終極價值實現的可能。心意識(乃至包括身體)所扮演的中介功能,可如下表所示:
相對於腦科學、生物學、生理學、物理學等學科來解釋心意識現象,佛教卻是以心意識品質來解釋人的業與道德,乃至生死流轉與涅槃還滅的問題。其中道德(或所謂的「業」)與屬於價值性(axiological)問題,雖然科學也試著觸碰此界域,但這未必是腦科學、生物學、物理學等科學所能全然解釋的;相對的,在佛教觀點底下,業力之問題關乎心意識之質感,心識之淨化昇華才足以通達實相、擺脫業力束縛。
心意識在佛教思想當中,既不是一般神教信仰所說的靈魂,也不是科學所限定的大腦,但這不代表佛教沒有超越的理想或實證的精神;相對的,佛教通過心意識連結超越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存在,兼具宗教性與科學性。這在中國哲學傳統亦復如是,如余英時認為中國古代思想起源,以「心」為中介是一大突破,以及徐復觀之「形而中學」的觀點,都表達相近的看法。[1]
亦如徐復觀所認為的,「心」位處於中間位置,既非抽象形上的存在,也不全然是一具象的個體,他以「形而中學」稱此一學問之探究。亦即徐復觀認為,心不屬於形上學所探討,非外在於人之上的道,亦不是人之下的器,而是居於道與器之間的存在樣態,所以相對於《周易‧繫辭》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他另說「形而中者謂之心」,認為心的文化、心的哲學,只能稱為「形而中學」,而不為形而上或形而下學。[2]
摘自出版中的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Mind,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A Comparative Look at
Buddhist Theorie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