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八智道」

2020. 5.29  Fri.

「八智道」

如拙文<中道與正道>所說,「八正道」(the Noble Eightfold Path)就梵巴而言應譯為「八支聖道」、「八聖道分」(Skr. āryāṣṭāṅgika-mārga, Pali ariya aṭṭhaṅgika magga),但這「八支」以「正」(Skr. samyag, Pali sammā)為名,如此「八支聖道」亦為「八正道」。

 

「八正道」之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常見的英譯如Right Understanding/View, Right Intention, Right Speech, Right Action, Right Livelihood, Right Effort, Right Mindfulness, Right Concentration;然卻有人把其中的Right翻譯Wise,即以「正」為「智」,例如Stephen Snyder, Practicing the Jhanas: Traditional Concentration Meditation as Presented by as Presented by the Venerable Pa Auk Sayadaw (Shambhala, 2009, p. 11)以及Noah Rasheta, Secular Buddhism: Eastern Thought for Western Minds (pp. 61-71),包括網路上亦有以「八正道」為「八智道」[1]之異譯/意譯/義譯。

 

「八正道」之「正」為正確、正當乃至適當、徹底等義,而正確適當需要智慧明斷,也因此「八正道」可延伸到「八智道」之理解。意即怎樣實踐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八正道」?就是對於見解、思想、語言、行為、生活、勤勉、意念、專注皆有明智的判斷,如此而能確切實踐「八正道」。

 

如此,「八智道」在字詞翻譯上雖未必精確,但在意義傳達上確可能更為傳神,雖未必「譯得對」但卻可能「譯得好」。一如漢譯佛典之諸多翻譯,如鳩摩羅什翻譯《法華經》之以「正法」為「妙法」、「觀自在」為「觀世音」[2]等,在精準上雖有待商榷,卻著實創造新的理解可能,直接或間接帶動「中國化」佛教特色的建立。



[2] 關於「觀自在」與「觀世音」異同近來學界有不少論辯,但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認為以「觀自在」為「觀世音」是一種誤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