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催生與護生

2016. 3. 29   Tues.
催生與護生
隨機殺童事件今天仍不時在我心中徘徊,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就這樣粗暴地被帶走,想到仍隱隱作痛。

女童的父母親看得出來有很好的素養,哀慟之餘又不失理性和平和;但仍有一段漫長的療傷之路,相信他們終能渡過難關。

女童母親說:在少子化的年代,她沒有因為生了四個孩子上電視,而是因為少了一個孩子被注意,這說來也相當諷刺。

如我先前<讓小孩無懼的成長>所說,少子化除了「催生」外,更重要的是「護生」,否則孩子生下來卻無法安全長大,再怎麼「催生」也無濟於事。

這事發生後,抱起小女時內心特別珍惜;爸爸很高興妳在身邊,也希望妳能一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不時在爸爸身邊……
祝福"小燈泡"姐姐一路好走...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斬首怪客還有多少?

2016. 3. 28   Mon.
斬首怪客還有多少?
一名四歳小女童慘遭陌生男子當街「斷頭」,沒想到IS劊子手「約翰」竟也出現在台北街頭,使得過去只能在國外媒體看到的恐佈畫面,今天也血淋淋呈顯國人眼前,既駭人聽聞,也令人無比傷痛。

然這類斬首(或割喉)怪客的惡劣行徑,比起「約翰」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一他盡挑稚嫩小孩為下手目標,第二他不會清楚表達訴求,第三他膽敢在光天化日下公開行兇,無視於眾目睽睽。如此,我們根本無從防範起,也不知動機為何,亦沒有任何談判或商量空間。

我也有女兒一歳多,「天下父母心」,看到摯愛的女兒身首異處,僅剩兩塊白布蓋住,叫人情何以堪?心中除悲慟外,更多是不解與悲憤。

憲法保障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但我們若連一個小孩都保護不起,這個國家還談什麼美麗願景?總不能讓我們的小孩出門都帶上防護「頸圈」吧?

今天國家安全局長楊國強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國安局掌握國內有8ISIS意識傾向的可疑人士;我們想問政府的是,像這種專挑小孩行兇的斬首怪客,政府到底掌握了多少?

我們國家關心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IS)恐攻之可能,然斬首怪客之囂張舉措更甚於恐佈份子,而面對這種新型態的恐佈攻擊,我們到底作了那些準備?如何許我們的下一代一個安全無懼的成長環境呢?

刊於appledaily即時論壇  
願小妹妹心無罣礙,往生淨土! 

勇敢走文科的路

2016. 3. 27   Sun.
勇敢走文科的路
媒體報導國內人文學科過多,畢業生謀職困難,起薪又低,不少系所已招不到學生(包括國立大學),面臨關閉窘境,亦使許多對文科有興趣的年輕人望而卻步。

我也是人文學科工作者,對此不免有些許感慨!人文學研究是受人敬重的,但也是受人輕視的。為什麼會有這兩極的反應呢?

受人尊敬,是因為不為未來出路著想,而願身心安住在性靈的探索上;受人輕視,是因為沒什麼實際產值,只看到抽象的精神價值。

事實上,少了人文的生命是冰冷的,被「異化」還不自知,而走向機械化、工具化的生命;相對的,任何有深度、有內涵的人,必然涉及到人文面向的反思。

人文學是對生命作整體觀照,思索人生的美善問題。因此年輕學子若有心於此,並不用管別人如何評價;人生苦短,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意義的事才最重要。 

引以為戒

2016. 3. 26   Sat.
引以為戒
今天回到新北家中,小女見到姐姐們很開心,姐姐們也很喜歡小女。

有姐姐們陪同玩耍,我頗覺放心,不久後小女卻從樓梯摔下,砰的一聲,倏地嚎啕大哭起來。我趕緊走過去,看她臉部朝下,整個身子趴在水泥地上。

看她哭得淒厲,心疼外也感到歉疚,這大概是她出生以來跌摔最重的一次;我抱緊她、親親她,表示我的歉意!不過,除頭部有一處瘀傷外,初步看來並沒有怎麼樣。

事後家人跟我說,不要以為小朋友玩在一起會互相照應,因而鬆懈下來,小孩玩興一來什麼也顧不了。

就像小女剛開始學站、學走路一樣,一旦可以站、可以走就會很想站、很想走,如今她學爬樓梯也一樣,覺得自己又多會了一件事,一直想嘗試。

可是上樓梯「手腳並用」倒還爬得上去,但下樓時若沒有大人從旁牽引,就相當危險。我猜想可能因為她腳不夠長,跨出第一步後沒有著地,重心不穩隨即摔下;好在這只有四層階梯,如果是樓梯另一段十多個階梯,那後果不堪設想。

除非確定小孩安全無虞,否則斷不能讓小孩離開視線之外,也不能太過分心,這是我更確定的一件事。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媽媽以為五個月的寶寶正熟睡著,趁機外出購物兩小時,沒想到回家後小孩已成一具冰冷屍體,寶寶已窒息而死。

太多的事故,造成不可彌補的悲劇;照顧小孩缺乏耐心、容易分心的我,當引以為戒也!

當我們同在一起
其快樂無比 

淡泊隨緣

2016. 3. 25   Fri.
淡泊隨緣
在網路上看到以下一段詩文,覺得頗具啟發性: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
不要去刻意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
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不要去刻意巴结一個人,用暫時没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 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
所以, 豐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據說這是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共同得獎人屠呦呦的受獎感言,但實際在youtube看她的講演,並沒有這一段,所以作者另有其人,或許是假托屠女士之名來發表,或者以此詩文來描繪她甘於寂寞,低調工作的心境和生活觀。

人都喜歡熱閙,不甘心被埋沒和冷落,於是挺身而起逐名追利;但這詩文告訴我們不用操之過急,只要把自己準備好、建設好,皇天終不負苦心人。

這段話的意境,讓我想到「樹若成蔭,焉怕鳥不來附」;此一反求諸己、淡泊隨緣的人生態度,這幾年我也頗為嚮往,甚至自我期許,故不特地去攀親拉故,只求在自己園地裡默默播種,潛心耕耘。

相關文章    牆裡開花牆外香

士志於道

2016. 3. 24   Thurs.
士志於道
最近翻讀余英時論述古今中外「知識人」(「士」intellectual)的文章,頗獲啟發。

中國古代讀書人即是修道人,如孔子說「士志於道」、孟子說:「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甚至這樣的「士」,相當於大乘佛法所說的「菩薩」,如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孟子也以「尚志」來說明「士」的角色扮演,傳達出濃厚的理想性格和入世情懷。

余英時對「士」的反思頗深,寫了不少文章,如《士與中國文化》、《知識人與中國文化價值》等,這對於現今的知識份子(特別是人文學者)具有一定的意義。

我想正因為余英時深究「士」的內涵,所以對於讀書人的立身行事,有一番自我期許及定位,故可從他的文章中感受到溫文儒雅的君子之風。就有學者認為余英時就是他自己筆下的中國「士」的典型,他一生的研究與經歷都在反映這點。

他的一些話讓我印象深刻,如認為讀書人一方面不能被名利所惑,另一方面要保持對社會的關懷。

恰好最近新聞報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女兒是浩鼎大股東,被認為有圖利自家之嫌;人在國外的院長書面承認思慮有欠周全,並表達歉疚之意。我想作為一個最高學術機構的首長,動見觀瞻,雖然未必違法,但仍當以更高道德標準自我要求。

翁院長是優秀科學家,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備受肯定,被認為是台灣現今最有潛力拿諾貝爾獎的人(之一)。他既已致歉,或應寬容以待,否則以學術以外的緣由(如政治)折損之,或也是台灣的損失。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恐攻省思

2016. 3. 23   Wed.
恐攻省思
繼巴黎遭遇恐佈攻擊,比利時布魯塞爾也受到攻擊,已有三十多人死亡,近兩百人受傷,歐洲各地都陷入大小不等的警戒狀態。

歐洲世界文明進步,人才濟濟,被認為是人間的天堂,如今恐攻頻傳,天堂也蒙上陰影。

我們一家三口八月份要到德國探親,再轉往義大利訪友,機票都訂好了。雖然行程暫不因恐攻而改變,但心理上不免多一層負擔。

我想這樣的負擔(或者說顧慮),即是恐佈份子所期望的;縱然他們無法和強權國家正面應戰,但至少也要弄得人心惶惶,看來他們的心理戰策略算是成功。

雖然恐攻範圍暨死傷人數就地域和人口比例來說微乎其微,但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在大家料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發動攻擊,防不勝防。

就好像一隻蚊子和你共處一室,雖然牠小的微不足道,真正的傷害也很有限,但總是給人不舒服、不放心的感覺,急欲除之而後快。

世間苦難偏多,除了自然天災外,人類的衝突亦不斷,而後者說穿了不外是貪瞋痴的結果。而這有解嗎?必然是有的,卻相當艱難,其中第一步是先反求諸己,從自己改變作起,否則一昧責怪、懲治對方,以暴制暴,也不全然是解決之道。

相關文章 

相關報導   歐洲警戒再起!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知道就好

2016. 3. 22   Tues.
知道就好
我們常說「以和為貴」,但人與人之間要長久維持和諧關係,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立場,因此心態和身段若柔軟不下來,衝突是可以想見的。

面對人事之間的不愉快,我偶爾會想到我奶奶說的:「人知道性情就好」,也就是了解他是怎麼樣的人,知道那是他性格的一部份,這樣就夠了,不需多做計較。

因此,當有人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甚至討厭,並不用和他正面對衝,只要告訴自己他就是這樣的人,不需一般見識。亦即很多事只要知道就好,然後輕輕放下,不用特別作些什麼,最多就是保持距離,大家相安無事。

好比當身體病痛時,不需特別去排斥或抗拒,因為這樣反而會增加痛苦的強度,卻只是知道就好,放輕鬆讓一切順其自然,才不會身苦併合著心苦。

「惡人自有惡人磨」,相信老天是公平的,那些不合宜、不正義的行為,上天自有衪的安排、衪的審判,待不到我們去代天行化……

暴政必亡

2016. 3. 21   Mon.
暴政必亡
新聞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自從掌權以來體重不斷上升,已達一百三十公斤,然相對於他大塊吃肉、大口飲酒,卻有不少北韓人民勒緊腰帶,身處飢荒之中,兩相對照,其行徑實令人匪夷所思。

能當上一國之君,可見他洪福齊天,但他獨裁專制更甚於其祖父及父親,殺誰賞誰全憑一己之好惡;行事作風也相當怪異,無視被各國孤立,積極發展核武,不時發射飛彈挑釁鄰國和強國,所謂「暴政必亡」、「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好好等著吧!

全正恩早年留學歐洲,曾在西方文化中生活,理應對自由、民主、法治等有一定認識,而今卻背道而馳;他所受的西方影響,僅表現在享樂上,如他對漢堡等美食情有獨鐘,還有意打造如迪士尼樂園般的遊樂場,只是淺薄地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面。

「爾祿爾俸,民膏民脂」,金正恩只圖自己享受,不顧老百姓死活。他比我小八歳,若不再好好幹,相信我們有生之年將可看到他自食惡果、垮台的一天。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不為五斗米折腰

2016. 3. 20   Sun.
不為五斗米折腰
史書中描述田園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的風骨,其中的「五斗米」是晉代縣令的俸祿,這究竟是多少,現在恐難以得知,但陶潛不願為薪俸而屈身於人,確是值得敬仰的。

如陶淵明在詩文中表示:「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他著名的<歸去來兮>是在這樣的心境下寫成的。

但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不代表不需要養家活口,而既然還是要吃飯,依舊仍需工作,只是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來圖得溫飽。

最近閱讀有關「辟穀」的書,如《人本食氣》、《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等,他們一致認為人透過修煉確實可以達到「絕糧」的境地,也就是不吃任何東西,甚至不需喝水。

他們認為呼吸才是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而如果能改變以及強化我們的呼吸方式,則對食物的依賴將會減少。

「辟穀」對道家而言並不陌生,如《莊子逍遙遊》中即曾記載神人可「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亦即不吃東西,只呼吸和喝水就可以存活。

而如果人真可以不吃且活得很健康,這不只是對現代醫學是一大挑戰,人類很多問題亦一併解決;如陶淵明也不需要折腰了,不需為口腹自役,因為根本不需五斗米,乃至半斗米。

人如果可以少吃或不吃,將可以減少許多的紛爭和痛苦,如我們為了三餐而拼死拼活,不時與人競逐爭鬥,帶來諸多煩惱。相對的,若不需半斗米,則不用辛苦工作,爭奪也失去意義。

總之,倘若人的欲望愈少、愈小,就愈能活得有尊嚴。可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境界還不夠,而是最好讓自己不需這五斗米;既然不需五斗米,也沒有所謂折腰的問題。

相關文章 

招生挑戰

2016. 3. 19   Sat.
招生挑戰
因應「少子化」浪潮,可以感受到各個大專院校所面臨的壓力,特別是私立大學挑戰更是嚴峻,主管們莫不嚴陣以待,期能在此風暴中存活。

教書還要不時擔心招不到學生,憂慮學校會不會倒閉,頗令人難為情。同樣是教書,國立大學的老師就少了顧慮,顯示了每個人福德因緣不同。當然,還有很多流浪博士找不到工作,只能以兼差的方式謀生。

我們宗教所近來招生也不算好,但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來我們是獨立的研究所,沒有大學部,因此「少子化」的衝擊較小;二來宗教系所全台並不算多,而我們又是東部唯一的一所;三來慈濟資源豐富,會眾人數龐大,理應可善用;四來慈濟基金會提供奬助學金,出家法師學雜費全免。

以上四點是我們有利的條件,但似乎並沒有充份發揮,甚至優勢也成了劣勢,例如地處花東風光明媚,原是讀書的好環境,但也被視為是偏鄉,降低了報考的意願。

倘若有一天我們宗教所不幸要被裁撤或整併,我會覺得相當可惜,畢竟這個研究所在整個慈濟志業應有特殊的意義。不過,未來發展還是操之在己,當務之急就是作好口碑,吸引更多人來就讀,若真的不行也只好另謀出路了。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臨終啟悟

2016. 3. 18   Fri.
臨終啟悟
余德慧老師生前致力於生死學的探究,晚年研究主題設問到「臨終啟悟」之可能,亦即人在生前的最後時刻是否對人生有嶄新徹悟。

人面對死亡階段,心態必有所轉化,如過去認為是的、對的,可能在臨死之前全然改觀;相對的,以前認為錯的、不好的有可能在臨終時有全新體悟,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致表達了相似的心境改變。

可知「啟悟」若是指人生觀、生命態度的轉變,那大抵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所指是佛教的「明心見性」,或者阿含教典所說的「斷三結」、「得法眼淨」等,那恐未必然,甚至是相當困難的。

佛教的開悟是要在身心狀況良好的條件底下才可能發生,此意味著年輕人悟道比起老年人更有機會,如佛陀當初成道也是在三十五歳的盛年時期。相對的,臨終之際身虛體弱,精神不濟,較難在智慧洞觀上有突破性的進展,多半僅能仰靠信仰的慰藉,使身心安住,寬心放心的走完人生最後的路。

所以「臨終啟悟」若是可能的,那這樣的「悟」並不是佛法意義下的悟,並不涉及到解脫的實現,而卻是一種生命調性的轉換。可知,我們若想真正開悟,當要把握身心健壯的時候,而不是「臨時抱佛腳」,待到臨終才去想徹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