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9. 14 Wed.
討論是學習思考的最好方式
多年來我開設邏輯思考相關課程,這學期亦開設<思考的藝術>的通識課。我總認為思考固然可以是一門知識,但更是一種能力;而既然是能力,不能只是知識、概念上的單向給予,還要不斷練習,從演練中領會出思考的方法或技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換言之,我們固然可以一開始教邏輯概念,但更重要的應是實際討論,在正反意見中腦力激盪,深化彼此的想法。
一般我帶領同學作思考時,主要有三個步驟,我稱之為「三段式批判思考」,分有:一、問題(question/ problem)是什麼;二、主張(claim/ position)為何;三、如何論證(argument)。
或者詳盡而言分有以下五個:一、故事/影片/事件(來引導問題);二、找出或發現問題;三、提出主張或觀點;四、對觀點、主張展開論證;五、在各種質疑下進行辯護。
「處處留心皆學問」,學問的累積來自於平常思考習慣的養成,慣於問為什麼,時時在不疑處有疑,讓思考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某種努力掙取而來的知識。
事實上,很多人沒有上過哲學或邏輯相關課程,甚至沒有學術背景,但思維之清晰、觀念表達之流暢、論述論證之嚴密,也未必比學者遜色,甚至哲學工作者亦未必能與之對辯、對論,那便在於他平日的思考習慣。
因此,在我的課程中,同學們可以高談闊論,放膽表達看法,並由不同的人來挑戰他、質疑他,在這樣的討論中讓見解漸趨成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