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小詩(380)~(393)

2018. 12. 28  Fri.

393
苦難
像一把冷酷的刀
鋒利的去稜去角
讓經歷過的人
無不心懷謙卑

392
或者少
或者多
少的時候想要多
多的時候想更多

不過只是一堆數字
卻記錄著人性之貪

391
老而不老
眼花了
觀察依然敏銳
髮秃了
思考仍舊清晰
身駝了
心志猶然高昂

老的是軀殼
不老是靈魂

390
一即一切
人生只要
跟對一個人
做對一件事
唯此
一人一事
一切足矣 

靈魂說的佛學反思

2018. 12. 27  Thurs.

靈魂說的佛學反思

靈魂說多數人深信不疑,然佛教之「無我」卻否定了靈魂,這讓人難以理解、難以接受,包括神教的信仰者。意即,絕大多數的宗教都談靈魂,佛法之「特立獨行」,究竟是什麼理由反對之呢?

 

這是一個複雜問題,不能三言兩語道盡;從中也看出佛教的信仰特色。如佛教之重經驗、重理性,不輕易接受任何形而上預設,而靈魂可說是某種形上預設;如果直白的說,乃是一種虛構和想像的存有,而未必在經驗上為真,一如「上帝」的概念。

 

易言之,佛法之反對靈魂,猶如佛法之否定上帝,認為是信仰的存在,而未必是經驗界的事實。一如哲學家康德的三大設準(postulates)中有靈魂不滅、上帝存在,靈魂、上帝是一種假設性的存在(而且是必然、必要的假設),否則道德實踐無從成立。

 

然而,初期佛教重於身心經驗的直接覺知來滅苦,把重心擺放在靈魂、上帝等,無疑是「亡羊歧路」,弄錯方向而不能真正實現滅苦的目的,僅能暫時性得到安慰、舒解的效果,主要仍是「形象的滿足,偶像的崇拜,感情的寄託,權威的依賴」等,而(初期)佛法不以此為依歸。 

 

此外,靈魂、上帝等概念往往有「常見」預設,乃「自性見」的表徵之一,違背了「緣起性空」的正見。而且,靈魂、上帝等背後往往代表一種主控欲、宰制欲,可說是「我」的凸顯,亦與「無我」的教說背道而馳。

 

靈魂是神教信仰下的產物,佛法對「靈」持保留態度,在於其神秘、虛玄等內涵;如「靈」之字體結構所示,乃是一巫師上呈三個祭品來祈雨,而這樣的祭祀信仰,重理性的佛法自是不敢苟同。

 

當然,初期佛教之反對靈魂、力主「無我」,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接受,包括佛弟子本身亦然;也因此,佛教後期之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佛性等思想大受歡迎。而如何適切運用如來藏教說,「不即不離」於其中,成了一重要課題。[1]



[1]對於如來藏等相關探討,已有拙文如下:〈唯心思想帶來晚近中國佛教之衰微嗎?──印順法師觀點之檢視〉《台灣宗教研究》、〈印順及聖嚴「如來藏」觀點之對比考察〉《台大中文學報》、〈印順法師「修心」就是「修定」一說之分析、詮解與反思〉《臺大中文學報》、〈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之詮解與貫通〉《法鼓佛學學報》。

小詩(386)~(389)

2018. 12. 26  Wed.

389
以佛為依
以法為護
在荊棘遍佈的路上
不再有苦

388
為腹不為目
且不要用眼觀
只管用肚子看
呼吸引導肚子
一切看得清楚

387
手心
朝上或向下
都可以
朝上是接受
向下是給予

無論上下
都是情意的真摯交流

386
閒適是
一種安靜
一種從容
在擾亂中
清明始終

小孩讓父母更好

2018. 12. 25  Tues.

小孩讓父母更好

有了小孩的爸媽,真正愛小孩的爸媽,會讓自己改變。

 

爸媽作為孩子第一個學習榜樣,若希望小孩子好,爸媽本身又如何能不好呢?

 

「有其父必有其子/女」,這不只是先天上身體基因的遺傳,而且還是後天家庭教育的薰陶影響。

 

父母親變得成熟、沈穩,過去的「惡習」不復存在,小孩子耳濡目染下自然受到牽引。例如一個爸爸長年吃喝嫖賭,自身「惡習」若不想「禍延」孩子,則勢必要有改變的勇氣──「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的「斬草除根」,意志決絕、態度斷然。

 

如此時時想到小孩,就時時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然而這只限於有反省力、自覺力的父母。

 

雖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過愛的力量有多大,改變的力量就有多大,為愛而改變。而爸媽變好,成長中的孩子亦才會變好,這也是另一種「善」與「愛」的循環和共振!

 

為了愛什麼都是可能的、什麼都是可以的。心中有愛,對小孩子的愛,生命不只找到重心,也找到了人生奮鬥的目標。如此為了所愛的人,當期望讓自己變好,讓一切更好。


相關文章 多愛孩子一些

小詩(382)~(385)

2018. 12. 24  Mon.

385
只不過是
虛空中一顆小星辰
卻又那麼獨一無二
堅守在自己的角落
淡淡發光

384
心如空瓶
浸泡在寧靜的水中
盛裝著滿滿的感動

383
身體放鬆
心靈放空
在寂靜中
與佛感通

382
女孩
為何不見笑容?
是苦痛出不去
是快樂進不來?

中國哲學的中國心

2018. 12. 23  Sun.

中國哲學的中國心

前文談「哲學競爭力」,然中國哲學是不競爭或不談競爭的,認為競爭概念的本身就大有問題;相對於此,「溫良恭儉讓」、「和諧」、「不爭」、「圓融」及「圓滿」等才是中國哲學之所向,如「天人合一」傳達的意境。

 

林鎮國老師以「真理的開顯」與「真理的證成」區分中印佛學各自的特色。[1]既是「真理的開顯」,就不需談什麼論證,不復多慮多疑多言,重於直接體證、虔誠信仰,如是我聞而至信受奉行。

如此之權威獨斷,中國佛學及中國哲學的宗教信仰特色似顯得濃厚,意旨於價值表述、價值確立而不在於價值辨證;即便有了論證通常也僅是「循環論證」,與大多數宗教一樣,如在拙文「信仰者的勝利」所說。

 

如《周易》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體的運行周而復始、強健有力,君子應當效法之而自強不息。此語未必需要論證、論辯,而專斷地就是如此、一定如此,情意、氣韻的感通體悟多於知性、理智的思辨分析。

 

猶如「美是心中有愛」或「愛是心中有美」等語句,聽起來很是夢幻,給人啟發甚至讓人感動,但理性析解下卻未必有實質意義,或者難以續問為什麼(可說是一種「恆真句」);任何的質疑乃至於否定,可說是徒勞無功的。


這背後也象徵不同的思維理路及文化特色──中國哲學中濃厚的中國心,如此「用中國心讀中國哲學」看來仍有其必要。 

相關文章  用中國心讀中國哲學   信仰者的勝利   哲學競爭力



[1]在《空性與方法》的序言裡,林老師概括印度佛教哲學和漢傳佛教哲學的不同表示:「漢傳佛教長期關心的議題,若和印度佛教比而觀之,發現其特色是不再認為真理的證成是關鍵問題,而認為真理的開顯才是終極關懷。印度佛教以真理的證成為首要關切,故重視因明與量論;漢傳佛教以真理的實證為核心宗旨,基本上認為真理證成的工作早已為印度論師完成,不需要再度重複去做。對於漢傳佛教來說,因明與量論不是開顯真理的必要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實相的現象學式描述與詮釋。」p. v.

小詩(378)~(381)

2018. 12. 22  Sat.

381
雖然她什麼都沒說
雖然她什麼都沒做
但她所想他都知道

380
且以
全身的感覺
全身的力量
撐起
每一個片刻
每一個當下

379
人在心在
看不只以眼為看
還要看之以心
聽不只以耳為聽
還要聽之以心
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

378
約會
她來了
坐我對面
整個世界彷彿不存在
就我跟她

「法」之雙重與同一

2018. 12. 21  Fri.

「法」之雙重與同一

「法」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如「佛法」、「佛法僧」、「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法空」等都是佛教耳熟能詳的概念。

 

其中「佛法」的法和「一切法」的法,都是法(dharma),但佛法的法通常是大寫的Dharma,一切法卻是小寫dharmas,意指一切存在(beings)。一切法的存在(dharmas)未必是具象的,而可能是抽象的,如心意識所緣之任何存在,皆可名之為法,如目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觸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意根所緣即為法。

 

如此兩個「法」,一指真理,一指存在,看似很不一樣,但其實兩者可說是「二而一」、「一而二」,意即真理不外是揭露存在現象的真實。

 

存在現象的真實揭露,意即是佛教所說的實相,或者所謂諸法實相或法性(dharmata),一般人稱之為真理。

 

可知,「法」雖有雙重向度,但卻意指為一,「法」之作為真理即是對於一切存在的真實描繪。

 

這裡可以看佛教之「法」的特質,既不是虛玄理論,也不是神秘信仰,而是在具體可思維乃至可感知的經驗活動中展開的,屬於理性認知、經驗體證的道理,而不是神教式以「信」為核心。

 

雖然「法」有雙重性與同一性,這雙重與同一仍不過是假名安立,看起來頗具深度,實則「空無自性」;「空無自性」才是「法」的確切內容。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小詩(374)~(377)

2018. 12. 20  Thurs.

377
全球暖化
當地球發高燒
燒到流出眼淚
愈流愈多
愈流愈多

多到
把自己淹沒
把人們淹沒
把一切淹沒

376
眼看大海遼闊
吞吐日月
耳聽波濤洶湧
洗淨塵垢

375
持息念
當呼吸安住
心也跟著靜止
世界不再轉動
唯你和呼吸

374
哲詩.哲思
在哲思中尋詩
在哲詩中玄思

美的修煉

2018. 12. 19  Wed.

美的修煉
前文提到閒情是要修煉的,而這樣「」其實亦是美的修煉,或者更完整說,是美的鑑賞力的修煉。

美的鑑賞並非輕而易舉,每個人都容易做到,這一方面固然是天分和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關乎特定的心境狀態。如一個人始終處於忙碌,是不會有太多閒情雅緻,安靜下來欣賞身邊美的事物。

如同蔣勳所說,美乃關乎「覺醒」,需要一定的自省力與覺察力,汲汲營營、庸庸碌碌的度日是不可能感受到美的存在。

也因此,我們要在閒情中感受美,亦也要在美中滋養閒情,美與閒情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人保有閒情去知覺美,並從美中獲得感動,這樣的人生是充實的,這樣的人是有福報的。

試想,科技愈發達,人們愈忙碌,每天趕著做這、趕著做那,不知錯失多少體驗美的機會?相對的,科技的進步,理應讓我們有更多的閒暇空檔,去品味人生各種美好,否則科技之得不過是美感之失,而且是得不償失。

因此,偶爾放下手邊工作,獨自一人找個安靜角落,什麼都不做,就只是悠閒地坐者,將能重拾到身心的安適與從容,乃至於生命的感動。

相關文章  無待之美   「修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