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悲願而後有學

2015/8/13  Thurs.
悲願而後有學
歐陽漸18701943)是民初佛學大家,他的佛學研究乃起於內心的孤憤,他曾說:「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可以說,他把時局的不滿與人生的不如意,貫注在學問的研究上。

古代班超「投筆從戎」,認為大丈夫要有大志向立功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但相對於「投筆從戎」之「立功」,亦有「棄戎執筆」之「立言」範式,如歐陽漸學生熊十力18851968年少參加革命推翻滿清,後看透政治權勢之虛妄不實,潛心於著述立說,成當代新儒家一代宗師,他曾說:「凡有志於根本學術者,當有孤往精神」。

雖然從西方學術規範來看,他們的作品仍待商榷,但至少為學的那份關懷頗令人尊敬,甚至令人感動;現代學者讀書作研究,或是為了養家活口,或是為了名聞利養,很少那樣純粹,僅為了堅持人文理想而孜孜不倦,全心投入。

藍吉富老師在受訪時,曾表示因一句「悲憤而後有學」而落淚,體認到要以感動人心的力量彰顯學問的價值。誠然,苦心孤詣所建立起的學問,如果感動不了別人、感動不了自己,這樣的學問究竟還有多少價值呢?還是純粹就當成一種樂趣,享受其中?

把學問當作興趣,固然也是一種心態,但這未必符合大乘的精神,甚至走向小乘的獨善其身,因為「饒益有情」亦當是學問的一種目的,可試問:多少人因為我的學問產值而蒙利受益呢?

歐陽竟無(漸)說「悲憤而後有學」,這似乎顯得悲觀與憤世嫉俗,我想對一個菩薩行者來說,悲願而後有學」,或許才是更加適切的。

2015.8.13林建德寫於花蓮中觀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