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權威
亞裡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是柏拉圖(Plato, 429?–347 B.C)的學生,但兩人的哲學大不相同;初步說來,亞裡斯多德著重於經驗或現實的世界來探討哲學問題,而柏拉圖則強調抽象的理型或觀念世界。亞裡斯多德不只沒有按照他老師思想的路子走,甚至還試著超越老師的思想限制,他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代表西方長久以來的哲學傳統,不斷在理論上追求批判和超越。
雖然《論語‧衛靈公》中說:「當仁,不讓於師。」傳達與亞裡斯多德相同的精神,但整個東方傳統基本上是強調「師承」的。如在儒家有「道統」,在佛教有「法脈」。而孔子被奉為「至聖先師」,他在儒家的地位任誰也無法取代,一如佛陀是佛教教主,開演佛法的第一人,後世的學生或弟子只有繼承和發揚光大。只不過繼承和發揚光大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對老師相同的教法有著不同理解,於是各自分流或分裂,產生不同的派別、宗派。
如此重師承,重視師生之間的倫常輩份關係,乃是修道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即透過拜師、敬師來調伏己心,才算走上入門修道的第一步。此外,東方哲學或宗教的靈性基礎,往往來自於典範性人物的塑造與追隨,「有真人而後有真知」(《莊子·大宗師》),所以老師或善知識之典範作用相對顯得重要,如「為人師表」一詞所說。
「心」的精神性修煉,一如拳術之練習,不是純粹知識性的累積,而涉及第一人稱體驗,屬於一種能力、技能或技藝,因此口授之外更要心傳(「以心印心」),而這些皆難以客觀化表述出來,如此靈性權威(spiritual
authority)之獨斷似不可避免,畢竟經驗本來就是主觀而專斷的,而這也成為東方思想的特色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