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宗教感
科學研究要不帶感情(dispassionate),保持一種冷酷(chilling)和客觀(impersonal)的態度,但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強調同情心(compassion),不管是以「愛」為名或者稱之為「仁」、「慈悲」等,皆強調悲天憫人。如此一者不帶任何個人情感,一者非常強調情感,兩者之對立乃至衝突似是可以想見的。而一般認為科學傾向於唯物的,而宗教重於唯心,或也與此有關。
但科學代表某種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若走向極端,認定世界一切都只有(或只是)物理性的存在,則對於各種心理現象例如感受的存在感到困惑,甚至懷疑起感受的真實性,如當今心靈哲學中「屍人」(zombie)的討論,即是一例。
換言之,嚴密的理性分析和思辯能力,當伴之以敏銳的感同身受和不安不忍的能力,但往往科學家具有前者而少了後者,以至於太過理性,對心與生命採取機械觀的認識,顯得冰冷、僵化;而宗教徒重於後者而少了前者,則容易顯得盲目、濫情;如此各有所重,也將各有所偏。
可知,科學和宗教對於感受(feeling)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宇宙宗教感」(cosmic religious feeling),科學家亦當要「易感」,即雖然崇尚理性求真精神,但也必須兼具宗教情操、宗教關懷;愛因斯坦一句名言:「科學沒有宗教是跛子,宗教沒有科學是瞎子」(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所說亦也在此。
愛因斯坦所說的宗教,未必是特定的宗教,應指的是更廣義的信仰(faith)或信念(belief),即他所謂的「宇宙宗教感」。意即,人可以沒有特定宗教信仰,或者可以為一不可知論者(agnostic),但一定要有信念和信仰,如此的信念、信仰代表一種理想和關懷,引導人去探索意義和實現價值。
如此科學和信仰之間未必衝突,反而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可以彼此深化(透過科學深化信仰,以及透過信仰來深化科學),才能成為好的科學家與信仰者,否則只是沒信仰的科學或者沒科學的信仰,皆有所偏失,如同跛子和瞎子一樣各有殘缺。
(2015.8.30林建德寫於花蓮中觀室)
如此科學和信仰之間未必衝突,反而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可以彼此深化(透過科學深化信仰,以及透過信仰來深化科學),才能成為好的科學家與信仰者,否則只是沒信仰的科學或者沒科學的信仰,皆有所偏失,如同跛子和瞎子一樣各有殘缺。
(2015.8.30林建德寫於花蓮中觀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