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由善門入佛門」

2017.5.26  Fri.
「由善門入佛門」
慈濟功德會重視慈善救助,未必代表慈善志業優先於佛教信仰,或只為眾生而不為佛教;相對的,慈濟仍有其宗教理想,即透過慈善事業來體現佛教信仰,當中以慈善救濟為「權」,佛法解行為「實」,顯示對佛教理想的堅守,如「由善門走向佛門」是證嚴法師開示時經常強調的重點。

亦即,慈濟的社會關懷一直試著緊扣佛教信仰,慈濟慈善的腳步是立基於佛教的慈悲,而視慈善為佛教修行的實踐;如果沒有佛教修行的關切,這樣的慈善不是證嚴法師的原意。她曾表示:救貧、救病外更重於「救心」,「救心」乃是其中關鍵,而這也成為慈濟「慈善」的特色;換言之,證嚴所認為的慈善,不是僅止於救貧治病,而富有深刻的教化內涵。例如她說不只是要「教富濟貧」──呼籲有能力的人幫助貧困之人,而且還要「濟貧教富」──救濟貧困人之餘,也讓他們知道救人、助人不限於富者,只要有心亦可貢獻一己之力;如此經慈善進而行教化,形成一源源不絕的善的循環。[1]

此外,證嚴法師還提倡「見苦知福」的觀念,即看到人間疾苦,可以感知到自身的幸福,從了解他人的苦痛因緣,方能知福、惜福而再造福,走向佛教修行之路。就佛教苦集滅道之「四聖諦」而言,佛教修行的第一步要先知苦、見苦,進而了解苦的原因(集),依著滅苦的道路起修(道),走向滅苦的境地(滅)。[2]所以透過慈善救助深刻體會到苦的真實性,進而發心修道、自利利他以滅苦(不管是自己的苦或他人的苦),乃是慈濟佛教修行的基本路數,也是證嚴法師「從善門走向佛門」的重要理念。可知,慈濟慈善工作的推行中,教化始終是主要關注,也就是為了「救心」;如此,證嚴法師以「為佛教,為眾生」之核心理念,所開展的慈善志業,從一開始即不同於絕大多數的慈善團體,不只設限於「身苦」,更是重於「心苦」。

「由善門走向佛門」或可從慈濟基金會「四大志業」的展開看出。除慈善、醫療之外,教育、人文兩志業體也是證嚴高度重視的,這四大志業緊密相關。[3]除了救拔眾生身體之苦外,還重視人文精神層次的提昇,重視品格教育、道德教化及淨化人心等,可知關心的不只是生命,還有慧命。亦即,「從善門走向佛門」說明慈濟善門的實踐中,已然含有佛門的理想,而走向佛門後,更要從善門中積極行入世關懷。如此,慈濟的慈善與醫療中,具有教育及人文向度的理想,而教育、人文裡,亦含有慈善與醫療等入世實踐的趨向。對證嚴法師來說,不只是「從善門走向佛門」,也要「從佛門趨入善門」,善門與佛門或可說是「相即不二」或「相即相入」的;這說明了慈濟的慈善與醫療具有教育、人文面向,反之亦然。四大志業慈善、醫療、人文、教育之劃分主要是在「事相」上,但在證嚴法師心目中,這四大志業其一都必須含攝其它三志業的關懷。[4]

總之,就證嚴法師的初衷而言,慈濟不只是世間慈善工作的推動,還包含宗教聖境的尋求。換句話說,「由善門走向佛門」--藉由慈濟志業體現佛教信仰實踐,乃是她長久以來的想法;慈濟是要以佛教精神從事慈善救助,視慈善工作為佛教修行的法門,進而把慈善、醫療、教育、環保等利他志業,視為是意義和價值實踐的過程,透過利他善行的開展引領志工共成佛道,終而體現《法華經》「一佛乘」的理境。

[1] 潘煊,《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台北:天下文化,2016年,頁56-61
[2] 同上註,頁82
[3] 詳細介紹可見慈濟基金會官網:http://www.tzuchi.org.tw/
[4] 此觀點謝謝楊秀娩同學之啟發。慈濟除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之「四大志業」外,另投入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境保護四項入世關懷;由於這八項同時推動,合稱為「一步八法(腳)印」(可見慈濟基金會官網簡介),這也說明慈濟志業之開展可視為一環環相扣的整體,彼此之間密不可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