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保留信仰錯誤之可能

2017.5.18  Thurs.
保留信仰錯誤之可能
佛教之所以吸引人,或者令我著迷,其一即在於其理性精神。
宗教徒最大的盲點,即在於「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所信是最殊勝圓滿的--「僅此唯真,餘者皆非」。然而「當局者迷」,如果不自我檢視、自我懷疑,甚至自我批判,則虔信的背後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迷失。
相對的,佛教是少數會自我反思,乃至自我否定的宗教。如整個《金剛經》就是在批判、揚棄中追求昇華和超越,包括對佛教信仰本身的批判、超越,如說:「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解佛所說義」、「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等。
此外,龍樹《中論》說「佛亦無所說」,也呼應此一立場。在《迴諍論》亦言:「若我宗有者,我則是有過,我宗無物故,如是不得過」──如果我有主張,去肯定什麼為對、為真理,則不免有一定過失;相對的,我沒有任何主張,沒有任何斷言,所以沒有可責難處。
達賴喇嘛說:「如果科學分析確證佛教中的某些主張是錯的,那麼我們必須接受科學的研究結果,並放棄這些主張。」(If scientific analysis were conclusively to demonstrate certain claims in Buddhism to be false, then we must accept the findings of science and abandon those claims.──這是一個開放心靈的智者,所展現出的寬大胸懷,不只符合了龍樹的中觀精神,也契應於佛陀的精神。
真理的本身是可以超越的,或者是必須超越的,唯有否定再否定,才能超越再超越而達於極致。
這讓我想到Karl Popper證偽論,凡稱得上是科學理論的,都是可以「證偽」(falsifiable),保留任何出錯的可能。佛教多少亦有證偽論的色彩,強調否定在探求真理、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性。
佛教的般若、中觀思想,教我們作一個理性的教徒;相對於多數人、多數宗教慣於故步自封、畫地自限,佛教獨到的內省與開放性,更顯特殊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