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小詩(478)~(481)

2019. 4.27  Sat.
481
美麗與智慧
美麗的衣服穿在身上
成為美麗的人
智慧的話語放在心上
成為智慧的人

480
滑手機
只要輕輕一指
便能接通世界
遨遊於無垠的天地

479
坐雲霄飛車
只要跟著大聲喊叫
肆無忌憚瘋狂喊叫
就足以叫醒封塵許久的童年

478
以血洗血
只會愈洗愈紅
以暴制暴
只會暴上加暴

唯水能洗血
唯愛能止暴

羨慕別人或讓人羨慕

2019. 4.26  Fri.

羨慕別人或讓人羨慕

在羨慕別人或讓人羨慕之間,多數人會選擇讓人羨慕。然而,在小孩成長階段,與其物質條件的擁有上讓人羨慕,倒不如多讓她/他羨慕別人。

 

我們小時候家境不算好,過得是節約儉樸的日子,記憶中我常在羨慕別人,包括吃得、穿得、用得、住得等,也因為物質上沒有太多享受,也因此養成勤儉的生活慣性。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小朋友吃慣了美食佳餚,甚至是山珍海味,胃口養大了,日後就很難侍奉。相對的,吃東西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甚至多吃點難吃但卻營養的東西,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訓練。「吃苦」成了習慣,日後若遇到困難,或者到艱困的環境中生存,也將有更強大的韌性和適應力來迎接挑戰。

 

「省了棍子壞了孩子」(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同樣的寵愛也易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傷害。讓小孩「心想事成」之要什麼有什麼,久而久之習氣養成再改就不容易;相對的,要讓他們體認現實的殘酷,人生「不如意」事多,使有助於面對挫折及增進抗壓的能耐。

 

作一個羨慕別人的人,以及作一個讓人羨慕的人,對自己的女兒我自是寄望前者為多,或許等她長大,心性調養過程中自然而然成為後者;意即小時候多羨慕別人,自惕自厲克勤克儉,長大或才能讓人羨慕。


小詩(474)~(477)

2019. 4.25  Thurs.
477
一張一張照片
一點一滴思念
魂牽夢縈依戀
何時再能相見?

476
無住生心
幸福不在於做什麼
而在於什麼都不做
唯什麼都不做
才能什麼都做

475
恐佈攻擊
是笨非惡
因笨而惡
炸死自己、毀滅一切
也炸毀至高者的存在

474
話不用多
沒說的
就讓本心
去參透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我的床就是我的世界」

2019. 4.24  Wed.

我的床就是我的世界」

每一個身體健康行動自如自由,可以隨心所欲四處遊走,但有許多人卻不那麼方便,如漸凍人、盲人、病老之人等即是。

 

如對重度漸凍人來說,我的床就是我的世界」一輩子皆躺臥在床上,最多只是眼球可動。而當一個人活動的範圍只在一張床上,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滋味呢?

 

「一切唯心造」,身不聽使喚只好返求於心,如此被困限的是身體,不受拘束的是心靈;所謂「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漸凍人是最有資格說這樣的話了

 

如漸凍人陳宏即以頑石與飛鳥」自喻,身體如頑石般一動也不能動,但心卻自許能如飛鳥一樣自在地馳騁翔。

 

人生不管遇什麼樣的困限,依然要保持心的開。如民運人士爭自由,不管是言論、信仰、思想、集會結社自由,我們都應當支持力挺,只不過自由不限於外在身行、口行,還有意行──內在自己和自己的關係,而且後者才是更為艱難的,佛法之「內學」正著眼於此

 

相關文章 漸凍人的生活方式

制服文化

2019. 4.23  Tues.
制服文化
國中畢業後到台北工專就讀,再插大到台灣大學直至取得博士學位,我就再也很少穿制服了(除服兵役著軍服外),然而回到慈濟志業服務,制服是重要特色,也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份。

老實說,一開始我並不那麼習慣,畢竟呼吸慣了自由空氣,制服猶如回到國中小時服裝儀容等約束,給人一定牽制的感覺,尤其大學校園之制服規定又恐有思想控制之慮。

然而,現今每要上課時我都習慣穿制服,而且也樂於穿制服,這不只是對自己身份和角色的重視,也為自己省去穿什麼衣服的煩惱。

慈濟人從事各種社會服務入世關懷,制服是特有的裝備,集體行動時之所以能有條不紊、效率顯著,制服發揮了一定功能,因自覺到自身的形象,於是而有秩序、紀律之美;這不只有助於團體向心力的凝聚,也代表一種自我約束,及至於自我提醒及自我管理等。

「誠於中形於外」,相對的「形於外」亦得以「誠於中」,透過外顯的服儀規範,對自己進行一種人文教化,不只潛移默化了禮儀禮節,也純化了心靈和思想,如此的制服文化頗有其它學校及公司行號借鏡之處。

相關文章  「貢獻這所大學於世界之美善」

小詩(470)~(473)

2019. 4.22  Mon.
473
一個人
一輩子
做好一件事
就是第一

472
從苦到滅苦
痛很多
煩惱很重
今生是載浮載沈的輪迴

慈悲很廣
智慧很深
來世是自由自在的解脫

471
寬恕
他不是故意的
他只是比較笨
善解之心
原諒其人
如白雲飄過

470
打從路上走過
一舉一動都被掌握
舉頭三尺有----監視器
人在做它在看

粗心的人煩惱多

2019. 4.21  Sun.
粗心的人煩惱多
佛教常以「粗重」形容一個人煩惱多(「煩惱粗重」),相對於此以「輕安」、「細行」(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說明一個人的身心自在,「輕重」、「粗細」之描述語彙成了修行境況的形容,學佛之進程亦以此為指標而看其成效。

一個人心境表現在外顯行為的各個環節上,倘若綿細微密處都能面面俱到,起心動念之間肯定有強大的覺照力。相對的,粗心的人觀照力不足,或而心思渙散、忽東忽西,或而心不在焉、忘東忘西,給自己和別人增添不少煩惱。

佛法強調「正念」,亦在訓練心思的細膩縝密以培養洞察力,提升身心的敏銳度和敏感度,而這也相應於「四念住」中「受念住」之修學,以易感的心察覺內在狀態,而且不只是向內觀照,也向外感知他人境遇,不安不忍眾生之艱難苦痛。

什麼樣的人修行容易有進展?細心敏銳的人會是其中的答案,如果缺乏這樣的人格特質,不只在道業成長上處處受限,在待人處世上也時時碰壁,不知不覺得罪了許多人,佛法所說的「鈍根」或亦有此意。

真話 vs. 好話

2019. 4.20  Sat.

真話 vs. 好話

在慈濟大學任教十年,常感幸運能成為慈濟志業的一員,雖然對於志工活動從旁靜觀的多而親身參與的少,但我仍默默關注慈濟的大小事,寄予深深支持與綿綿祝福。雖然活動參加的不多,卻期勉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扮演好應有的角色,以「學術」方式貢獻微薄之力於慈濟。

 

學術是公器學術工作儘可能超然中立進行客觀研究,包括慈濟相關研究亦然如此,從事所在場域之研究,好處是「近水樓台」或「主場優勢」等,但可能的壞處是「身在雲中不知處」、「當局者迷」,遠近之間各有其利弊。

 

學術研究重視反思與批判,因此所論文若關乎自身信仰或所處境遇時而有「裡外不是人」之尷尬;意即外面的人認為你批評的不夠,裡面的人又覺得你讚美的太少,如「左右為難」不寫或少寫就是一種因應方式

 

學術研究不免要有評這部分,如果都講正面好的話易流於「歌功頌德」然而一單位薪俸聘你、有恩於你,你又何輕意斷其不是?在此同時,他們又怎能容忍批評?縱然你講得有道理別人卻聽得不歡喜(沒道理更不用說);除非相當寬大為懷、得以察納雅言,否則「養老鼠咬布袋」是沒有人能接受的。因此就現實而言明哲保身」也是一種方式學術上以不談或少談為妙。

 

當「講真話」與「講好話」之間存在著兩難,如何取捨成了一種挑戰。或許是學術性格使然,自許能保有理性與耿直因此與其說別人喜歡聽卻未必合於自己本意的虛話(甚至是假話),不如講別人不喜歡聽卻又是根據事實、出於善意的真話。

 

事實上,慈濟之「講情重義」、長情大愛的仁心義行,與學術上「求真講理」的調性未必相符(甚至是很不符),學術理念與宗教理想之情理兩難未必容易取得平衡。然而我清楚自知以「理」看待一切是行不通的,多用情感思考成了這幾年的收獲,如證嚴法師說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話: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但懂事的人一定懂理。」


此外,一群群心地善良、性格質樸的志工們,腳踏實地又無怨無悔為世間苦難付出,自己之說多做少,慚愧都來不及了又有什麼資格妄下論評?

 

因此,若有所點評、有所斷言,我希望一定是正向善意的,一如牟宗三先生在威權時代面對現實局勢曾有以下意向:「對於國民政府,則盼望其有為,樂觀其有成,願作善意之督責,而不取「訐以為直」之批評……」(蔡仁厚《牟宗三先生學思年譜》,頁16。)同樣的「盼望其有為,樂觀其有成,願作善意之督責」也成了自己在慈濟志業的可能定位。

 

總之,信仰認同平衡學術研究,分寸如何拿捏仍要多方琢磨,或許「對內規過,對外揚善」之兩面手法是一種方式。無論如何,我很樂於協助慈濟內部學術人才的養成,雖自己不見得卻盼能輔助慈濟人的論述開展進而把慈濟的純淨與美善宣揚開來。 

相關文章  「貢獻這所大學於世界之美善」

小詩(466)~(469)

2019. 4.19  Fri.
469
蟬鳴
是在唱歌
還是抗議
這聲聲的催促
催促著夏天的腳步

468
耳鳴
是生理的失調
還是心理作用
這聲聲的督促
放慢生活腳步

467
年輕的生命不多
轉眼間中年大叔
我在蒼茫中
驚懼歲月的冷酷
告別都不打招呼

466
無始無明
日升有日落時
花開有花謝時
凡有起點就有終點
為什麼我的煩惱看不到盡頭?

有情人終成眷屬

2019. 4.18  Thurs.
有情人終成眷屬
若一個人可以選擇性傾向,很少人自願成為同性戀,因為相對於逆勢而傷,絕大多數人會選擇順勢而行,也因此同志先天上、生理上「不得不」的性傾向,我們雖未必言支持或認同,但至少應包容與尊重,畢竟包容不同和尊重差異乃是多元社會之所必須。換言之,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等是普世價值,或至少廣為台灣社會所接受,過往的觀念、制度不盡然合於時代,重作修訂、調在所難免,不只隨順人性需求也迎合世界潮流。[1]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即具有進步的觀念、開明的思想,不滿婆羅門教的舊傳統而倡議改革的新聲。然一如印順法師說「現實佛教界的問題,根本是思想問題。」[2]整個同志議題的相關爭端亦也是觀念思想的問題;[3]佛法思想應走在時代前端,為苦痛有情尋求出路,為迷茫蒼生提點燈,使在智慧的觀照下突破舊有意識型態的框限。

綜合本文研究,印順佛學對於同志婚姻可能有兩種回應:一、以寬容、理性、平等、慈悲等正向和友善態度來看待同志婚姻。二、關切的重點不在於形式上同志婚姻之成立,而更在於締結婚姻的兩人是否真能「同志」;就婚姻的道德意義而言,問題癥結在於婚姻或愛戀的狀態、品質,婚姻的締結不應是世俗價值的考量,只停留於情感、情欲上的慰藉滿足,反要提昇到靈性層次上的追求,及至導向智慧和解脫為最終理想。如此,「恆順眾生」之餘同時還要「隨順而轉」,即順著眾生的習氣去轉化和昇華,也就是佛法「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道理

因此,相對於毀家滅婚、破壞社會秩序、違背道德倫常等指控,相愛的兩人締結婚約恰好讓人重省家庭的意義,顯示婚姻之重要性及其背後的道德意涵等。換言之,婚姻是人類道德觀念進步的產物,走入婚姻乃是選擇一種道德規範雖然不婚不致於造成淫亂,結婚多了婚約的自我提醒[4]婚姻中,除了愛還有承諾,在這相互約定的承諾中就有價值實踐,畢竟一個人一輩子好好去疼惜一個人、廝守一生,愛情之美好也在於此(高尚情操的表現),所以當著重以愛與道德作為婚姻依據,而未必是以性別為成家的前提由此亦看出不共世法之處,如於婚姻平權運動之強調權利,重視的是義務和責任的關係。

總之寬容、理性、平等、慈悲等理念下,印順法師對同志婚姻雖未必直言傾力相挺,但至少是傾向於尊重和接採一種務實的支持方式,既重視傳統、也包容差異,在方法上是緩和而循序漸進的,尤其強調婚姻背後的道德關懷以及修道理想,減少不同立場之間的對立衝突,傳達出佛法的「中道」、「二諦」等精神。而在「中道」等啟發下,反同婚者在名義或形式上雖不能接受其婚姻之定位,但也在實質上保障其和異性戀者的同等權,尊重他們共組家庭、共同生活的心願。至於支持同婚者在備受遲疑、阻力重重的過程中,更要重於觀念的對話和溝通,尊重、理解彼此不同的想法,[5]在理想和方向上堅持目標並澄清各種誤解、曲解以及不了解。事實上,同志婚姻之合法化已是勢之所趨,畢竟20175在大法官釋憲會議中,確立《民法》婚姻篇章未納入同性婚姻有違憲之失,有違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如此可知同志婚姻應是早晚之事,而或可以審慎樂觀的心看待這一天的到來。


[1] 荷蘭之同性婚姻於20014月獲得法律認同,至今(2019年)已有18年之久,而今也有愈來愈多的國家立法通過或傾向於合法化,足見是抵擋不住的世界潮流。
[2]《華雨集第五冊》(Y29p7)
[3] 若進而言之,人世間任何問題、人類任何苦痛,都是思想問題,以佛法來說就是「無明」;因為「無明」而帶來無數的問題、無盡的苦痛。
[4] 且不從人權保障、平等權利來考量同志對婚姻的訴求,也暫時不談婚姻背後的道德意義,而純就現實問題的面對,如僅就愛滋病的防治和避免來說,不少人認為同志容易得愛滋病,而之所以得愛滋病的原因之一是性生活混亂,如此透過結婚來規範性生活就顯得必要(如果同志易得愛滋病之命題成立的話);因此為了減少愛滋病,同志婚姻反成了其中選項,亦即透過同志婚姻來正常化性關係以防範之。如此同志之間的婚約有助於防治愛滋病,卻也成為支持同婚的論據之一。
[5] 就像死刑一樣,「廢死」是文明國家的普遍共識,但台灣絕大多數卻是反對的,雖然這未必正確,大乘佛教基於「慈悲」等觀點也不主張死刑,但仍要尊重社會多數的既有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