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小詩(570)~(573)

2019. 6.27  Thurs.
573
信仰
順境時
要人謙卑
逆境時
要人堅強
所處一切際遇都是試驗
引領人通往永恆的無限

572
/慢遊
人生是一趟漫長旅程
不要趕、不要急
沿途的風光才能看得深、看得美

571
愈挫愈勇
不要為你所失去的傷心
更應為你擁有的而高興
人生福份不是一時
而是一世
及至於多生多世

讓每一個失落
成為你向上的動力
讓每一個挫折
成為你謙卑的惕厲
不如意
是生命能量的增益
轉個念
體內有滿滿的正氣

570
珍惜物命
東西愈愛惜用得愈久
生態資源保存愈多
地球環境破壞愈少
下一代生活愈是美好

合情合理 vs. 公平正義

2019. 6.26  Wed.
合情合理 vs. 公平正義
凡事講求合情合理和追求公平正義是兩種不同的觀念;公平正義固然相當重要,但合情合理似乎更是重要。

很多事不見得符合公平正義,但卻是合情合理的。舉例來說,在日本、英國、西班牙、泰國等皇室傳統的國家,雖然「帝王」是虛位元首,只是精神象徵而沒有實權,但王室成員一出生為皇親國戚,從此之後不愁吃穿、坐享榮華富貴,有著民膏民脂的優渥奉養,這一點也不合乎公平正義。但換個角度來想,卻又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在君主立憲的國家,帝制原是沿襲古來的傳統,尊重自身文化是可以理解的。

「凡存在即合理」,即便不合理卻也合情──合乎民俗風情,而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合理(乃至於合法),如此的合情合理可說是另一種型態的公平正義,而不是制式呆板的,一定要錙銖必較、平均分配才是公平正義。

相對的,如果只以一套標準的公平正義來強求於不同人、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維,無法「通情達理」的背後很可能是公平正義的違背;此猶如《靜思語》:「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懂事的人,一定懂理」之意境。

也因此,先前家和萬事興」之拙文談遺產分配,所著眼的不在於公平分配,而卻是強調合乎情理的分配,意旨即在於此。

天下沒有絕對的公平,而卻關乎人心的投射和想像,存在一定的主觀與相對,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差異,如此才更易於符合公平的期待。

經濟學家兼哲學家沈恩之《正義理念》(The Idea of Justice)對羅爾斯《正義理論》(A Theory of Justice)的回應其一也在於此。又例如Martha C. Nussbaum《憤怒與寬恕》(Anger And Forgiveness: Resentment, Generosity, Justice)一書所述,要人重省正義與法律背後的情感價值,指出法律思考不能自外於社會價值與個人情感,這似也意味著合情合理比起公平正義而言有時反而更為重要。

相關文章  懂事與懂理  家和萬事興

小詩(566)~(569)

2019. 6.25  Tues.
569
風親吻了葉
葉承受不起
只好以飄落來相許

568
無常
風吹樹葉落下
自然現象中宇宙的真理

567
無我
在家裡
我是丈夫、是爸爸
在學校
我是老師、是教授
在書房
我是作家、思想家

然在死亡面前
我什麼都不是
我只是一具冷冰冰的軀體等著火化

566
接引西方
一生所行到了盡頭
就等著彌陀佛
帶領我
到另一世界悠遊

學術在慢不在快

2019. 6.24  Mon.
學術在慢不在快
林毓生院士表示人文必須「比慢」,對知識的累積與創造抱持嚴陣以待的態度而「有所不為」。我想這不只適用於人文學術研究上,對凡事強調快速、效益、趕時髦的現代人而言,也具有相當的啟發。

「慢」其實是一種對治,要人能沈得住氣、穩得住步伐,以一種細水長流、志在千里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學術志業。「慢」的背後象徵一種「細」和「深」的精神,不浮光掠影、不浮誇淺薄。

相對的,「急」在學術上是一種危機,之所以鋌而走險的造假和抄襲等,可說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所致(「急何能擇」),不只在學術上犯規,也遊走在法律的邊緣,「急」或「快」反成了一種自我傷害。

可知,以學術研究為一生志業和使命的人,必然放遠前程、穩紮穩打,事實上亦無所謂的「比慢」,因為「比」的本身即是有所求,在意一時的成敗得失。倘若真有「比」、真要「比」的話,也是自己和自己「比」,而不是視外在的「他者」為自己對手。

人文學研究暨論文撰寫「少即是多,慢即是快」,過去「拼搏」出論文的我,對此份外有感,發而為文記錄下這樣的體悟。

小詩(562)~(565)

2019. 6.23  Sun.
565
天上星光閃耀我心
忘了深夜的黑
人間情義伴隨我行
忘了生命的苦

564
有日就有夜
有生就有死
接受死亡一如迎接黑夜
寂靜而安然

563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即便是無垠天空中
不起眼的一顆小星星
也要在深夜的黑裡
綻放出最耀眼的光亮

562
下班
白天作戲表演已落幕
且缷除一切裝扮
任性做你自己

帝制與法治

2019. 6.22  Sat.
帝制與法治
法治社會一切依法行政、就法論法,即便法律的設立本身存在問題,但也因「惡法亦法」而必須遵守之;而且法治社會「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即是。

規範的客觀性和穩定性是法治的優點,不會因人而異而飄忽不定,以明確的標準作為奉行的依據,即便「惡法」也比「無法(無天)」好些。

然而法律是死的,人與人間的往來互動卻是活的。在今日之法治時代,「楚王絕纓」幾乎很難發生──莊王以其帝王之尊、帝王霸氣縱放臣子酒後失態、舉止失當,日後反得到臣子的知恩圖報,這在男女平等的法治社會中是難以再現的。

民主、平等、法治、人權等現代價值固然保障每個人均等,但也容易平庸化、制式化各種問題的處理方式,這或也是民主之失,甚而可能走向民粹,如「庶民政治」有可能是民粹政治、平庸政治等。

世間事、世間價值沒有十全十美,而只有相對性的優缺好壞。但兩相權衡取其一時,法治應是比帝制好的,畢竟帝制以人為依歸而有「大好大壞」的兩極,帝制必須指望明君、仁君乃至於聖君,才可能「大好」。

相對的,法治至少把各種機會開放出去,一切依既有的規定辦理,每個人各憑本事取得自己想要的,「以『法』為師」,在遵守「遊戲規則」過程中參與了人生的賽局。

慈濟式佛學

2019. 6.21  Fri.

開展慈濟特色的佛學

在慈濟大學任教多年來,我偶會被問起慈濟的佛學研究現況,外人認為慈濟既是以佛教自我定位,佛學研究應該是被強調或重視的,一如法鼓山、佛光山等其它具規模的佛教團體一樣。 

然而每個團體的屬性不同,慈濟以慈善起家,擴展而為醫療、教育、文化、環保等各項志業,純佛學研究不是發展的重心,相對於佛學更著眼於「學佛」,或者說不是不要佛學而是更強調「學佛」。 

只不過當「開宗立派」──「慈濟宗門」、「靜思法脈」創立後,既自許為佛教的一宗,佛學相關論述是讓人引頸企盼的,不管是慈濟內部或外部皆有這樣的期待。 

作為一個佛學為主的研究人員,我偶也會思索慈濟需要發展什麼樣的佛學,著重怎麼樣的佛學教育。如先前<「應用佛學」>所說,慈濟不是不需要佛學,而是需要「另類」的佛學,有別於學界主流的佛學研究,結合長年來的「慈濟經驗」嘗試去拓展「應用佛學」、「實踐佛學」、「行動佛學」,乃至於「人間佛學」、「現代佛學」等可能,開闢佛學另一創新的發展路徑。 

現今佛學研究訓練仍重於傳統文獻的分析和義理解讀,強調梵、巴、藏等佛典語文的背景知識;但以「應用佛學」、「實踐佛學」、「現代佛學」等為未來發展潛勢,關心的是佛法之實際運用,如結合心理學應用在療癒與諮商領域,開展佛教慈善模型的探討(佛教「善經濟」等),乃至包括宗教的比較對話、佛學與科學的關係以及佛教生態學、佛教生死學等皆是。 

總之,開創具有深度內涵的慈濟式佛學特色,乃是眾人的殷殷期盼以及未來共同努力的目標,對內培養自己的人才,對外展開論述因應可能的挑戰,從宗教或信仰實踐的角度走出自己的佛學風格。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小詩(558)~(561)

2019. 6.20  Thurs.
561
生死流轉
生命生生不息
死亡世世交替
前腳離去
後腳相繼
永續中變異
變異中永續

560
冥冥中
調正心的頻率
感通諸佛神力
看似收之於外
實則顯發於內

559
理來情無存
因為理性
所以絕情
不拖泥帶水
不婆婆媽媽
以利劍砍情絲
以快刀斬亂麻

558
失去妳
無法與妳長相左右
他會難過
但不致於痛苦
因為他有佛法陪著他

憶念佛法、思維無常
一切就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安住寂靜!

佛門中的「武林秘笈」

2019. 6.19  Wed.
佛門中的「武林秘笈」
佛法存在本意乃以修行關懷,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為了實現解脫的目的,不管是個人的解脫(聲聞道)還是他人的解脫(菩薩道)

現代化學術研究讓更多人投入佛典研,這當然是一件可喜之事,但今日佛教學者學探索截然不同於鳩羅什智者玄奘、義淨等人的深入經藏,而主要是知識學問的研卻很少生命的信仰實踐,或者關注苦痛問題。然佛法是以的止息」為核心,如印順法師說:「宗教的本質是重實踐的,只做學問的探討,從宗教來說都只是第二義。」

佛法的「身心修持」猶如習武者之精進「拳藝」一樣,學功夫大致先以「武德」為基礎,而後進修「武術」,乃至深研「拳理」──對拳術背後的理論思路感到好奇而精研之,即便如此,拳理的探究也是為學拳作準備。一如醫理是為精進醫術所用(在此同時也必須具備醫德)。

法「經律論三藏猶如一系統性的「武林秘笈」,律藏代表武德規範,經藏即是拳術傳授,論藏是拳理分析;「經律論三者都是為了修煉、修行的目的而不是徒然落於文本知識的探索

因此,學術研究集中在歷史、文本、知識等考證分析上固然令人佩,亦有其相當之重要性,但可以試問的是,究竟此等研究對於武功增進有助益呢?還是僅「說食不飽」,無關乎身心的淨化昇華?事實上,與其把佛學研究視為是「知識的學問」,更應視之為生命的學問」,否則只是徒然成就學問的生命」。

總之,佛法暨佛典研究猶如習武練拳的過程,懂拳史不見得通拳理,也未必知拳術和具武德;拳史等知識性工作應是為深化拳藝來服務否則陷於黑法」只能說是得到佛法皮肉而已。

相關文章  「到老一場空」?!  求其放心之道  百句空言不如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