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的兩個向度
「無我」是佛法核心法義,而這樣的「無我」或可以從兩個向度切入。
首先是「至小無內」,直從人的身心去分析、觀察,「照見五蘊皆空」,身心內在的構成只是「色受想行識」的和合,五蘊只是條件式的存在,而條件式的存在本身即是為「空」,沒有一本質我、自性我。
其次是「至大無外」,人是關係性的存在,從外在因緣條件決定我是誰,如爸爸、小孩、老師、學生、丈夫、妻子等都是相對性的語彙,沒有一個獨立我、絕對我,說明了彼此與彼此之間都是互相關聯的,例如沒有了小孩也不會有爸爸(的身份),爸爸之用語失去了意義,同樣的老師、丈夫等亦然。
或可以說,所謂的「解脫道」重於「至小無內」的「無我」,而「菩薩道」則是「至大無外」。也因此「解脫道」著眼於內在身心的禪修觀照,以追求自我的覺悟,重於生理性、心理性等先天因素來超脫苦痛;相對的「菩薩道」強調人我關係、自他不二,從利他中來完成自利,強調群體性、社會性等後天因素來解除苦難。
換言之,「至小無內」之「無我」,體認一切都是無常變異,而生起捨斷兩邊的出離心;「至大無外」之「無我」,體認一切都是緣起相關,而生起人我不二的慈悲心。無論何者,一切皆是因緣生滅乃共同的主張,由因緣條件來決定或定位我是誰,依著如此的因緣深觀,確立了「我不是我的我」的「無我」思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