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因珍惜而覺得美好

2016. 2.28 Sun.
因珍惜而覺得美好
住在花蓮要用花蓮的心情居住,如果思維模式和生活慣性都和都會區一樣,那非但有些可惜,而且還會格格不入,可預見無法久住。

在台灣東部生活,我想至少有三個好處:第一人口少空間遼闊;第二風景好空氣清新;第三房價便宜民風純樸。當然亦有其壞處,如資源相對匱乏,不若大城市便利,但這對我來說並沒有多大影響。

很多人都覺得花東美、花東好,但認為這是觀光旅遊的地方,或者適合退休養老居住。然而,一個人如果可以在優美的環境下生活和工作,同時坐擁美景,又可以有收入維持生活,那當算是人生中一大福報。

有人問我在花蓮會待多久?我說我不知道,一切隨順因緣,每個環境中都有其利弊;但無論身處何處,我都會繼續的讀書寫文章,我想這是我人生中的樂趣,也是唯一可以做的事。

不管在哪個地方做什麼事,都要提醒自己,人世間一切都川流不息,沒有恆常不變的;現在的美好未必握在明天的手裡,也因此要把握當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或者說,人生要用「過客」的心態來遊走,因為「過客」所以懂得珍惜,因為不是自己的,所以才覺得可貴。這樣的珍惜來自於其可能失去,如此不是自己的,反而更覺美好,因珍惜而覺得美好!
"因珍惜而覺得美好"!
爸拔! 您在說我嗎?
(攝於花蓮同心圓宿舍區)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支持「器捐」

2016. 2.25 Thurs.
支持「器捐」
昨天<向菩薩致敬>一文,記載印度青年忍受攔腰截斷的劇烈疼痛,臨死之際仍念念不忘器官捐贈,這讓我想到近來佛教界對「器捐」問題之爭論。

傳統佛教有一派反對「器捐」,原因是人死後八小時大體不可移動,以免影響亡者神識之離體與轉生,而連大體都不可冒然移動,更談不上「器捐」了。

他們認為死亡八小時內神識尚在,動刀切割進行「器捐」,痛苦可想而知;縱然亡者不能說、說不出,但因疼痛而起之瞋心將影響他的往生,即便生前簽署「器捐」同意書。

但印度青年的例子告訴我們,一件事若真心想做,任何的代價都願意去承受,但若不想做,就可以找到很多的藉口。或者說,在「器捐」議題上,若真心想救人就不會怕痛,甚至想捐卻不能捐、不給捐,反而更是徒留缺憾,不管對捐贈者或受贈者而言。

我是支持「器捐」的,我也簽立了「器捐」同意書;因為人死後意識活動即停止,即便有知覺,也是相當微弱的,難以起到什麼作用,不會因痛而生瞋恨,而造作惡業影響往生(如印順法師在〈中國佛教瑣談〉所說)。

印度青年在如此痛苦的狀態底下,猶然想到「器捐」,而且執意行之,也讓我看到願力大於痛覺的實例。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向菩薩致敬

2016. 2.24
向菩薩致敬
今天看到一則既驚駷又感人的新聞,有一位出外打工的印度青年在上班途中,身體被大貨車攔腰輾成兩截,但他沒有立即昏死過去,仍有意識的哀嚎、揮手;在他自知必死的臨終階段,仍囑咐一旁的救護人員,一定要將他的器官捐助出去。

儘管最後器官因高速撞擊而毀損,無法完成器捐的心願,只留下眼睛作移植用,但他的義行仍相當令人敬佩。

這則報導讓我深感不忍,上網查看,印度舉國亦為此震撼,還可以在youtube看到這血腥畫面的紀錄,就一個人活生生的被截成兩段,上下兩半異處,還不斷伸手求援。只不過此情此景,大多數的人是驚嚇多於同情,只能看他無助地躺在地上,沒人敢靠近,直到救護車出現。

這事在我內心激盪,生起兩點感想:
第一、生命是危脆的,一場車禍就足以致命,而且死狀淒慘,飽嚐「分屍」之痛,更是讓人萬般不捨。如果是頭顱破裂、腦漿四溢,即便外人看來也是慘不忍睹,但頓時失去知覺,這樣的死可說慘而不痛。

第二、當然上天留給他清楚神識,或許要在極度痛苦的狀態下,考驗他如何作出反應。結果這年輕人不只通過測試,而且還令人激賞;在那生死交關的當下,他並沒有央求別人救他,反而是請求能救別人,這抱定一死捨身救人的心志,是如何的難能可貴啊!

根據報導,可知這年輕人原本就是個好青年,雖在外地打零工,但仍時常回家探望母親、幫忙農務。在面對無常來到,生命的最盡頭,他也希望能為別人做些什麼,念念不忘器捐一事。在佛教看來,這就是菩薩,只有菩薩才會一心想著他人,去布施自己成全大眾。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靈異或巧合?!

2015. 2.21   Sun.
靈異或巧合?!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溺斃身亡的男子,消防人員打撈遺體上擔架後,他的右手食指與大拇指突然緊扣欄杆不放,好像深怕再度落水一樣;即便屍體運上岸邊,手指還是死死緊扣,讓他們無法搬離處理。最後消防員在他耳邊默念「阿彌陀佛」,並告訴他「上岸了,可以回家」,該男子才鬆開手指,讓消防人員覺得相當離奇。

這讓我想起一個星期前,最後一位被尋獲的維冠大樓罹難者,就是平時日夜守護該大樓的主委。

報導指出,救難人員歷經一百八十個小時搜尋,遲未發現該主委的遺體,直到所有罹難住戶都被找到,搜救人員叫喊「你是最後一名出來,任務完成」,隨後即順利找到了他,在場者都覺得不可思議。巧合的是,遺體被尋獲的時間是下午三點五十七分,二月六日大震發生則是清晨三點五十七分,數字相同,賴清德市長表示:這或是身為大樓主委的謝先生,守到最後一刻才離開。

報上說,這主委同時也擔任鄰長,為人熱心又有幽默感,擔任大樓主委與保全多年,平常都在警衛室泡茶招呼認識的人;他不只認得大樓每一位住戶,而且每天跑上跑下,巡邏、修繕毫不馬虎,看得出來他對這棟大樓很有感情。也因此這次地震倒塌,他要送走每一個人,堅守到「任務結束」才願意出現。

這兩則故事究竟是顯靈?還是巧合?我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解讀;所謂「生死兩茫茫」,死後的世界永遠是生者難以經驗想像的,也就留待開放理解的空間。

如以先前溺水例子來說,民間信仰認為可能是落水掙扎後斷氣,魂魄還留在水面,造成身體僵硬,經「叫魂」才回神,手才鬆開;但受科學訓練的法醫認為死者溺水身亡前極力掙扎,所以肌肉緊繃僵硬,手指卡住僅是巧合,後因搬離移動肌肉自然鬆開,無關乎靈異。從報紙的描述,可知大家解讀各異。

就一個宗教徒而言,我寧可相信這不只是巧合,而是冥冥中傳遞一些訊息,讓我們去內省和思維;雖然每個人省思的內容及所得都不一樣,但皆是要加深我們對生命的認識,從他們的不幸遭遇中,去審視自己該走什麼樣的路、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佛教即批判

2016. 2.19 Fri.
佛教即批判
二十多年前日本佛學界掀起「批判佛教」思潮,主其事之一的袴谷憲昭認為佛教教法本身就是方法的、理性的批判,直言「佛教即批判」、「只有批判的才是佛教」,大膽對東亞傳統佛學提出挑戰,認為盛行於中國、日本等的主流佛教思想並不是可信的佛教。
當然其間法義論爭相當繁複,不是此篇小文能處理的,姑且置之不談。但我確實能夠理解「佛教即批判」、「只有批判的才是佛教」等論調,只不過所謂的「批判」,不只是對社會不公不義的事進行批判,以及批判錯誤的認識見解等,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如此才是佛教著重的批判精神。
「解脫」是佛教的核心關注,用一般的話來說是追求「超越」,而人要如何追求「超越」呢?佛陀認為要不斷的否定和揚棄(即「破」),也就是所謂的「批判」,藉此來追求進步,自我昇華(而至無我)。
一般理解「批判」都是在批判別人、批判社會,但是反躬自省,去面對自己的我見、我執、我愛、我慢等,大力的摧破之,才是佛教「批判」的要義(之一),也才象徵著中觀精神之再現。

食氣養生

2016. 2.18 Thurs.
食氣養生
今天看「食氣者」(breatharian)之視頻訪問,提到「食氣」有許多好處,如降低百分之八十的食量,減少睡眠百分之三十,每天空出三四個小時,節省飲食花費等,甚至還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治療各種難治之病等。
古代就有「辟穀」之說,「辟穀」的同時也要「食氣」,其中「辟穀」重於「瀉」,「食氣」則強調「補」,故有所謂的「食氣養生」、「服氣療病」等;在《淮南子》也說:「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等。
但這如何可能呢?食氣者認為補充能量的來源除了食物和水以外,還包括陽光、空氣等,但我們都過於強調前者而忽略後者,而這些不食或少食的人卻善於吸收日月精氣,來滋養身體的需求,維持生理機能之正常運作,成為名符其實的「植物人」。
據說他們呼吸時,汲取氧氣的比例(或所謂含氧量)比一般人高出百分之五十,使得他們不會感到飢餓,因此也不需要太多食物,實現所謂的「氣滿不思食」。在此同時,他們強調心靈的力量,重視精神鍛練,如此才能降低食物欲望,乃至一切外在物質的依賴。
在他們看來,吃東西僅是一種生活習慣,逐漸變成一種依賴,乃人類文明日積月累所形成的一種後天文化,也成為社交手段的一種形式。因此他們主張重新設定(reprograming)人類的生活,人不需要吃到三餐依舊能維持健康,只要食氣量夠多、夠大,仍舊可以精神奕奕,體重也未必會減輕。
另外,這也和一個人的自信或意志力有關,愈是信心不足的人,愈需要仰賴外在的滿足,包括食物亦然。反之,若對自己充滿信心,精神力強大,食物所需也會減少。他們認為,適當地保持飢餓,有助於提昇一個人的清醒度和警覺性,而可視為是練心修心的良方。
不吃東西可以活得很好,甚至活得更好,讓人心生嚮往,甚至躍躍欲試。不過我想我先調整我吃飯時心不在焉的壞習慣,從慢食、帶有覺知的飲食(consciously eating)開始,再循序漸進體驗少食不食的可能生活。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放下即解脫

2015. 2.20   Sat.
放下即解脫
今天看新聞,有一位88歲老婦鑰匙掉到水溝槽中,伏地下去撿時,手卻卡在小洞中,動彈不得。路人趕緊通報消防隊,一番折騰最後順利脫困。

手能伸得進去,大多數都伸得出來,只要角度抓好即可。但是這位阿嬤之所以伸不出來,主要是緊抓住撈到的鑰匙不肯放,關節因此卡住出不來。

當伸手進去時,手掌是空的、是軟的,當抓到東西要伸出來時,手掌出力因此是實的、是硬的,自然而然伸不太出來;因此消防人員除用沙拉油幫助潤滑外,也勸說她要「放手」才得以脫困,並承諾她會幫她把鑰匙撿回來。

看到這則小故事,引發我一些思考。人往往只知道進,而不知道退,只知道抓,卻不知道要放,即便年近九旬的老人亦復如此。

一個緊抓的手是僵硬的,人生就是有太多的「執著」,才會自己把自己困住;相對的,要放鬆、放手、放下,才會有活路可走,才能領略退步是真正的向前。

多元思考的腦袋

2016. 2.17 Wed.
多元思考的腦袋
因為授課需要,最近翻讀《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一書,心裡有一些想法:
第一、我們的教育太重視知識累積,卻較少教導思考方法;即便是思考課程,但仍偏重理論面向,學術性、知識性多於實用性,包括邏輯術語和規則的認識、概念分析、謬誤等,但真正仍和生活聯結而能具體運用的能相當有限。
第二、思考的形式很多樣,每個學有所成的人都有其思考特點,因此除理性的思考外,如何培養多元的思考,特別是訓練日常生活中各種可能難題之處理,包括人際關係、情感問題等;亦即除了理智的腦袋,如何擁有感性的、美學的、自省的、靈性的思考腦袋等,應也是思考教育的一環。
第三、邏輯知識的累積和傳遞相對簡單,但實際的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反而更加複雜。如何養成正向思考的習慣、「善解」人生各種困境,學習寬容、謙讓、反思等美德,應都是思考訓練的一環。
我想以後我通識的邏輯課程要作內容上的調整,去引導同學思考實際問題,以面對未來人生各種可能的挑戰。

雙管齊下 實現「住」的安全與正義

2016. 2.16 Tues.
雙管齊下 實現「住」的安全與正義
受到南台震災影響,行政院長張善政日前表示,將於一個月內公布國內土壤液化潛勢區域,讓全台民眾事先了解,儘早防範,而內政部暨營建署也將同步研擬配套措施,提出相關補救辦法。

事實上,政府早曾調查過土壤液化情況,卻遲未公布,原因是為免民眾恐慌,或擔憂房價大幅下跌。

但從這次南台大震,可知訊息公開已勢在必行,對房產市場的衝擊亦可預見,特別是大台北等都會區。可以說,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時代,此舉無疑是「打房」的特效藥。

過去「居住正義」屢屢成為議題,政府也努力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但房價降幅始終有限。如今台灣房價仍屆高點,非土壤液化區的房子漲價有限,只有等待液化區的房子調降,如此受益的將是那些買不起房的年輕人或中低收入戶,但這前提是務必確保他們所買的房子安全無虞。

此次震災,除了重新檢視住房安全,提醒我們「住安」(住的安全)的重要外,也是重整房價的大好時機;政府應當把握這大好機會,雙管齊下,一併解決全民關心的「住的正義」的問題。

部份刊於  2016.3.15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揮淚”當”同學

2016. 2.15 Mon.
揮淚同學
學校放寒假已快一個月,下一個星期正式上課,而今天是送成績最後一天,日前教務處再三催繳,奈何一些同學遲遲未有反應,事到如今已不能再拖延,我只好揮淚當同學,但這實非我願。

印象中自任教以來,雖然大學生被當屢見不鮮,卻從未過研究生,認為都已讀到研究所了,較能以負責任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學習狀況。而一旦必須開鍘,學習心態應是關鍵,而未必是能力程度或知識背景的問題。

古代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為的是建立起軍威,今天我揮淚當同學,是為學術把關,也為確保一定的教育品質。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佛教不缺信徒

2016. 2.14 Sun.
佛教不缺信徒
這幾年來我比較少跑道場,雖然自認為是信佛的人,但卻有自己信佛的方式,不希望像一般信徒一樣依止特定道場,追隨某一個師父。

我始終認為佛教可貴之處在於其思想睿見,如果信佛只被當作是寄託、祈求、找依靠的對象,那佛法的特色就無從顯示。相對的,佛法是要人擺脫執取,拒絕盲從,鼓勵人勇於挑戰權威,從迷情當中走出。

但是,現在多少佛教道場以此自期自許呢?我相信有,但為數想必不多,多半還是在照顧、滿足信徒需求,滋養其依賴習氣。

作師父的若心中帶有(出家)優越主義,就很少會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存在一定威權性格;作徒弟的若不敢(或者不允許)去質疑師父,只是乖乖作個孝順弟子,那這樣佛法「求真」的特質也很難能展現出來。

如此,我只想選擇「依法不依人」,寧可從法義汲取智慧養分,作為我生命方向的指引,也未必願意跟從某個個人或團體;甚至有時更欣賞其它宗教的表現,受到啟發、動容(及至震撼)後,願意虛心向他們學習。

聖嚴法師說:「佛教不缺出家人,只缺有悲願的出家人。」對於現今佛教的信仰生態,深受中觀思想影響的我,想說的是:「佛教不缺信徒,只缺能「以法為師」的信徒。」

以德配天

2016. 2.13 Sat.
以德配天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以德配天」,認為掌管天下的統治者若有德,將會得到上天的庇護,順利地領受天命,以此來強化統治階層「修德」之重要。

「以德配天」不只是對君王如此,任何身居職,位高權重或坐擁名利者,德性的涵養相對而言更加重要;否則「為富不仁」,高高舉起就等著被重重摔下,在未知的時間中降臨災禍。

所以網路上有一句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據說是南懷瑾所說),意即德望不夠,猶如「沐而冠」,即便黃袍著身還是不改猴子本質。相對的,《易傳》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性要如同大地一樣廣闊,才足以承載、含容萬物,君子亦當如是,有德有容乃大。

我們常說「才德兼備」,不管是有能力沒品德,或者有德而沒有才,皆只能服人之口卻無法服人之心;唯有才德雙全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其中德性尤為重要。

相關文章:
 

幸福的技藝

2016. 2.12 Fri.
幸福的技藝
今天看心理學家Richard Davidson「幸福是一種技藝」(well-being is a skill)的視頻,讓我對幸福(或者安康、快樂)的理解有多一層認識。

Well-being──顧名思義,就是好好的存在、好好的活著,然而要好好的活著,我們所仰賴的不僅是知識,而更是一種能力或技術。亦即幸福不是僅僅被知道而已,而卻是要被感受、被體驗,乃是一種實現或完成的存在(若用英文來說為happiness/ well-being is something to be but not something to know)。

換言之,幸福不僅是一種知識,不是一種置身事外的客觀事物,可努力地去追求與掌握,而是反身而誠即垂手可得。

同樣的,我們對「心」的認識亦然,「心」不是一種客觀知識,而也是一種技能,要時時透過揣摩和練習來深化這樣的能力,而且是動態式的存在樣態,用進廢退,例如「游泳」一樣是一種技能而不能當成是知識。

幸福固然可當作是知識來探討,但幸福更重要的是要去修煉。我們固然可擁有幸福的科學知識,但不見得擁有幸福的體驗;相對的,幸福的知識僅是為了幫助幸福感的強化和提昇;如同游泳教練的任務是為了促進選手的游泳技術。

既然幸福是一種能力,它就需要被鍛造,就好像學習某個技藝一樣,讓自己熟悉幸福的方法,習慣於幸福的行為,延展幸福的時間,以及深化幸福的感受;讓我們的大腦強化幸福的神經迴路聯結,久而久之幸福內化形塑,我們終將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開心過年

2016. 2.11 Thurs.
開心過年
春節回台北待了三個晚上,昨天搭火車返回花蓮;因內人大年初四一早即要上班,所以停留時間短暫。

這次過年並沒有特別到什麼地方,大年初一爬觀音山,初二走訪幾個親戚,初三陪同家人大湖公園出遊,如此而已。所幸這幾天晴空高照,陽光熾而不熱,可說是一個溫暖的年假。

雖然年節的氣氛愈來愈薄(對我而言),但小孩們仍舊開心過新年。

如帶小女回家,她似乎頗具人氣,大人小孩爭相玩抱;小女也不太怕生,多數時候都能大方的跟人互動,特別是跟姐姐們相處融洽,姐姐們也都很愛護她。

相較起來,我們小女算是活潑的,雖然與人初次見面仍感陌生,但幾番注視後,漸漸能敞開心房,而且笑口常開,不時給人歡喜。但願小女長大後也能像她現在一樣,善於廣結好緣,帶給她身邊的人快樂。
四姐妹
小表姐合影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婚姻兩要素

2016.2.10.  Wed.
婚姻兩要素
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已達三分之一之多(也有說二分之一);而如果三對中有一對離婚,那至少還有一對是苦撐著,真正稱得上好的可能不到一對。

夫妻之間,有多愛就有多恨,久而久之,甚至恨取代了愛,彼此之間僅剩互相傷害,再也不見婚前的濃情蜜意。

人與人間的爭執,不用急著責怪對方,也不要想改變對方,而是反求諸己、自我批判,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對、做好,至於別人怎麼對待,那都是其次的問題,而且也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

維持婚姻的基礎在於一顆柔軟的心,一個剛愎自用、自我為中心的人,任何人與之生活都會很辛苦;相對的,心中常有別人,不時考慮到對方的需求與感受,相互尊重,才是美好婚姻的第一步。

我常認為,婚姻兩大要素在於「愛」與「敬」,兩者缺一不可。「愛」是親蜜,拉近彼此的距離,使得自我擴大,得到一種溫暖與滿足;但如果缺乏「敬」,適時適度把距離拉開,則容易自以為是,一心想要操控、主導對方的意志,如此窒息的「愛」,也會讓婚姻產生嚴重傷痕。

如同星雲大師所說,每個人婚前都要把眼睛放亮一點,婚後就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眼不見為淨」。可知婚姻的過程也是一心性修養的過程,任何不想自我提昇、自我鍛煉的人,婚姻的路想必走得很辛苦(不是給自己辛苦,就是給對方辛苦)!

「陪睡」體驗

2016.2.9.  Tues.
「陪睡」體驗
照顧過小孩的人都知道,小孩睡覺時是大人最輕鬆的時刻,但是在小孩入睡之前,難免要有一番對峙。

如每當小女想睡覺時,經常情緒躁動不安,或是哭閙、或發脾氣,有時安撫也未必有效。但我最近發現一個方法還算管用(雖然有時會失效),就是陪她一起睡覺。

意即在她睏了、情緒不穩時,把她抱到床上,陪在她身旁睡覺。可以將臉貼近一點,讓她感受到你的呼吸(聽說二氧化碳有安神作用),一手輕抱著她讓她覺得安全。

有一天晚上,安撫她睡覺時,我自己卻先睡著了,不久她也跟著睡著。但如果不想睡,待她睡著後,我隨即輕輕起身去做自己的事。

看到小孩安穩地睡著,除了感到解放,內心也覺得滿足。盼她好好的睡、好好長大,如此簡單,就是為人父母的「小確幸」。

三個月大小表弟
獻上手足之吻

業緣安排

2016.2.8.  Mon.
業緣安排
今天是大年初一,但對某些人而言毫無過節心情,例如台南維冠大樓的受難者及家屬們,以及救災人員、政府官員等,都心懸於此。

從佛教的「業」來理解,凡事有因有果的:一者不肖建商利益熏心,草菅人命;二是部份民眾不顧(或忽略)安全考量,因價格便宜逕行入住;三是政府缺乏防災意識,沒有防範於未然。如此大樓之坍塌可說是集體的「共業」。

當然同住一個大樓,仍有「別業」,大家命運仍大不相同。如有些人順利逃出,或因牆身庇護而毫髮未傷,有些則不幸斃命;而同樣是斃命,有些是睡夢中,沒有任何知覺瞬間死去,有些則是石塊重壓負傷久久而葬命。

可知「共業」中有「別業」(「別業」中亦有「共業」),每個人因「業」的不同而有迥異遭遇。而我也相信有極少數的災民因這次的遽變,反而是「因禍得福」,或因保險理賠、或因善心人士扶助,而有「逆轉勝」之幸,使得下半輩子變得更好。

面對業緣的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短時間難以看得通透的我們,只有把握因緣行善避惡,業力法則自有公正、妥善的安排。在此也虔誠為這些受難者祈福祝禱!


(取自慈濟官網

喚起防災意識

2016.2.7.  Sun.
喚起防災意識
除夕前一天──二月六日凌晨近四點時分,住在花蓮的我們感受到一股強震。由於花蓮地震頻繁,所以我們不以為意,加上住的慈濟宿舍耐震度高,所以震醒後又安心入眠。

隔天看新聞,沒想到是南台灣發生六點四的強震,其中維冠大樓應聲倒塌,災情最為慘重。

我們只有祈禱亡者能走得心安,傷者早日康復,下落不明者仍有一線生機。

雖然地震是天災,但這次的災難主要是人禍;根據報導這棟大樓之所以崩塌,偷工減料、地基脆弱等都是其中要因,可說是黑心建商間接殺人,致使受災戶平白傷亡。

據聞這屋況不良,當地居民眾所周知;亦有一些住戶早已知情,但由於價格相對低廉,所以而走險,所以貪小便宜不免要付出慘痛代價。

相信這次地震後,居住安全將成為全台重新檢視的重點,政府有責確立我們食、衣、住、行各方面的保障。

事實上,這次災害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早已預警,「土壤液化」也是其中因素;希望他們的犧牲能喚起政府部門及民眾的防災意識。

書寫心靈

2016.2.6.  Sat.
書寫心靈
我們都鼓勵人多讀書,如教育部或各縣市政府辦學校、興建圖書館,都為提昇閱讀風氣,推動書香社會的到來;但除了閱讀外,我們也應該鼓勵書寫。

近來西方興起書寫療癒的熱潮,如有多本暢銷書──《寫,就對了》、《療癒,從創作開始》、《心靈寫作》、《療癒寫作》、《呼吸寫作》等,都提倡書寫的好處。

例如日前翻讀《呼吸寫作》,全書以呼吸之覺知來結合寫作,強調書寫過程中對身體的觀照,認為所謂的深度寫作即在於身體和呼吸的覺知程度;用佛教的話,即是以「禪修」的方式來寫作。(事實上,不只以「禪修」的方式來寫作,我們也要以「禪修」的方式來生活,這樣才是深刻的活著。)

如此,寫作本身就是目的和收穫,從中得到釋放與舒展,至於是否有人讀,讀了有無反應,皆不在考量的範圍內,也沒有出版的打算;一如高行徤視寫作僅為一「精神自救」。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但寫作是每個人的權利,就好像我們除了聽人唱歌外,也可以自己哼唱,雖然不是歌手、也不能成為歌手,但仍可自唱自娛。

總之,閱讀之餘,心靈上的充實還包括寫作,書寫亦是吸收和消化閱讀的必要程序;可知鼓勵閱讀是不夠的,還必須書寫。如此有進有出,進出平衡,才能完整達到自我充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