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8. Thurs.
進入那狀態
佛法被稱為是「內學」,這「內」指的是內在(adhyātma、 abide internally or within) ,所以「內學」可說是內在或向內之學;菩薩具備「五明」之「內明」(adhyātmavidyā),所指就是佛法的道理。
以「內」稱之,自是有「外」,所以相對於佛法之「內學」,一切世間的學問,包括其它宗教的教導,就屬「外學」(外道之學),乃於心外求法,不得解脫。
這似乎意味著佛法不只重於觀念的理解,還必須要有經驗的體證,否則和一般學問並沒有兩樣。
亦即,如果沒有心性的體驗,試著去實踐、感知那些觀念,可能都有隔靴搔癢之限。例如佛教所述的緣起、無我、空性、真如,以及三學、六度等名相,固然都是觀念,但卻是一種切身或經驗的知識(embodied/experiential knowledge),理解固然可說是理解,但理解的層次就依經驗的深淺而有所不同。
佛教所說的「解行並重」(用儒家的話即「知行合一」)是大家都知道的,此「解行」二門或可以「信解行證」進而開展之,而每個佛教法義可說有這四個不同層次的掌握;如以「緣起」為例,可有相信緣起、理解緣起、踐行緣起以及體證緣起之四者不同,所謂的開悟也有信悟、解悟、行悟、證悟之差異。
四個層次似乎顯示出四種佛教徒,或者四種學佛的型態,如同樣是讀一本經,可以這四種不同心態來閱讀。
以《心經》為例,以「信」入門者,相信此經的無上權威,虔誠誦念即有不可思議功德,不關心經文的意義及修行的指示;以「解」入門者,重於解析各個經句名相,如什麼是般若、什麼是婆羅蜜多、五蘊皆空、苦集滅道、涅槃等等,此為學者或講經說法者所重;以「行」入門者,重於修持上實踐,如依經文所示在定中修空觀,破我執、我見等;以「證」入門者,親身體會「心無掛礙」,讓自己進入那狀態,實現超越境界。
就有學者Shulman認為初期佛教中所記載的佛陀之教導,例如著名的「四聖諦」的哲學,實際上源自甚深禪定中所開發的觀智(in fact originated as observations to be cultivated during deep
meditation),「四聖諦」乃是一禪思的方法(a method of meditative reflection),早期佛教所顯的如「緣起」、「無我」核心教義同樣也來自於禪觀(meditative
observations)。[1]可知佛教哲學暨教理教義(特別是初期佛教),不是純以哲學思辯、理解為主,而卻不離禪觀的實踐性(practical)及經驗性(experiential)脈絡。
在「解行」之間,我明顯偏重解門,只是一類根機的佛弟子,因此常自覺自己的有限和不足。所以,在研讀佛法義理,了解各種思想和見解,為其深深折服後,理當也提醒自己「進入那狀態」,而避免只停留在大腦活動下的歡悅。
[1]
可見Eviatar
Shulman, Rethinking the Buddha: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 as Meditative Percep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