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一段小插曲

2016. 10. 2  Sun. 
一段小插曲
天「慈濟論壇」我作了講評和報告,雖然自認為表現不算好,但尚稱平順,至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一些看法表達出去。

唯昨天發生一段小插曲,著名巴利佛教專家Richard Gombrich 質疑我的報告。我認為他誤解了我的意思,但我也必須承認我的表達容易讓人誤解。

由於該場專題研討主題是「慈善」,我表示「慈善」是菩薩道所必須,而未必是解脫道。在五乘當中,天人、菩薩都重「布施」,如人天乘之「三福業」及菩薩乘之「六度」,唯獨聲聞緣覺二乘重「三學」而不強調「布施」。「布施」可謂是慈善工作的體現。

如此我下了一個斷言:菩薩道既重德性又重靈性,人天乘重德性而未必重靈性,聲緣乘重靈性而未必重德性。可知我把行善助人(「布施」)視為是一種道德關懷、道德使命。

或許是我說的過於簡略,也或許是即席口譯過程中有一些閃失,Gombrich對於聲緣乘沒有德性(virtue)的說法相當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是對解脫道的嚴重誤解。

我向他解釋說,我不是說沒有,而是認為不必然有。我反問他說,聲緣乘的行者是否必須從事慈善工作呢?他回答我說典籍記載不一,有些認為要、有些認為不要,我接著表達說:在菩薩乘當中,慈善一定是必須的,只要是菩薩行者都有道德義務利他助人,我所說的德性即在於此。

他似乎知道我想要表達的意思,知道我說的德性(virtue)是特指利他善行,但是他把virtue這個詞理解為「戒」(sīla),因此說阿羅漢沒有「戒」,這是如何的離經叛道,難怪他非常生氣,甚至說我一點也不懂佛教(know nothing about Buddhism)。

事實上,我怎麼可能會認為解脫道的行者不持戒、不守戒呢?這是違背佛教基本常識的;而且在我的報告中,也明白表示五乘行者共通的即是戒律,意即人天乘的三福業、聲緣乘的三學以及菩薩的六度,都以「戒」為基礎(雖然內容不同),因此從上下脈絡應可知道我意指為何。

Gombrich教授是很直率的人,很有學者「求真」的精神。過去我也曾在論文研討會上看他當場批駁發表人的觀點,而且嚴厲不留情面,沒想到昨天卻也發生在我身上,頓時感到詫異。

這也說明了學術的一切,必須要嚴肅謹慎,時時揣摩別人可能的攻防,作好萬全準備,以免別人一問就手足無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