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不強人從己

2016. 10. 4  Tues.
不強人從己
我們常說個人業力個人擔,可知人生在世,唯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向自己負責。也因此,不需勉強別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尤其成年人已是獨立個體,尊重自由意志是必要的,哪怕是身邊最親近、親密的家人;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亦復如此。

印順法師曾說:「予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這是我的一貫作風。……我自覺到,我所理解的佛法,所授與人的,不一定就夠圓滿。」這樣的態度頗值得學習。雖然我對學生有期許、有寄望,但卻從來不強迫、不強勢。

我記得以前當研究生時,我的老師就曾告訴我,一切以同學為主,老師只是從旁輔助,而不是強力主導。因此,當我自己是老師後,我也以這樣的心情和同學互動,儘量站在一旁,被動的陪伴同學們學習。同學需要課業上幫忙,我們義不容辭,不找藉口推託,或說一個「不」字;相對的,同學沒有主動找我,我也樂得「放牛吃草」,讓他們自然的生長,自在的發展。

當然,這樣的自然生長、自在發展,並不是放任他們自生自滅,而是尊重他們的主體性,讓他們學習對自己負責;除非他們請教你的看法,否則不多加干涉。

如此,「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成為我這些年來指導研究生的心態,覺得一切「隨緣」就好。特別是從事學術工作,更需要如此,如陳寅恪所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保有問學者本身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如此開放、超然的研究才成為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