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堅守正義但毋須太過認真

2017.3.24  Fri.
正義必須堅持,但毋須太過認真
對於這世界上的公義問題,大多數虔誠的宗教徒都不甚在意,因為「我的國不在這個世界」,不把公義放在有限的此生此世,而把希望寄放在來世。

如同其它信仰一樣,佛教徒亦常對公共事務暨社會公義冷感。然而,佛弟子不只必須關心正義問題,也必須堅守公平正義;雖不至於嫉惡如仇義憤填膺,但對於大是大非當有明斷,不輕易接受不公不義之情事。

講求公平分配或正義的保障,雖是世間利益、權益的懸念,屬於「世俗諦」層次,但具有現代文明人的公民意識,應該是必要的,只不過與一般公民不同,關心、參與的同時卻心無罣礙,不只停留在「世俗諦」,而尚有「勝義諦」的關懷。

誠然,正義原則屬「世俗諦」,不代表正義不重要,反而是非常重要,因為「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只是不停留在俗諦,而有更高一層的超越理想,一如基督宗教所說「因信稱義」──唯依信仰才有真正的公義可言。

如此堅持正義是世間善惡因果業報的肯認,但這還不足以言解脫,因為解脫是超越善惡的彼岸,超脫一切二元對立。如此,正義必須堅持,但毋須太過認真,而是堅持正義的同時,也懂得跳出來看,站在更高、更廣的觀點看待這一切。

大乘佛法常說:「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面對正義課題亦復如此,正義的追求是行入世之事,但這背後當具備出世的心,這出世的心可以名為慈悲或大愛;亦即以正義為手段、方法,勇於面對不義,或而抗爭、或而懲治,但在此背後卻是無限慈悲、無限同情的。

如此,堅守正義但毋須太過認真,或者投入卻不執著,甚至陷入某種偏激,應該是佛法看待正義課題的一種心態或立場。 

相關文章   正義四層次       正義優先於慈悲

姿勢養生

2017.3.23  Thurs.
姿勢養生
佛教「四念住(處)」一開始即是身念住,禪坐之「三調」──調身、調息和調心,也以調身為第一步,可知身體在修行或禪修時的重要性。

身體指涉的範疇相當寬泛,其一是身體的姿勢,如果一個人身姿保持端正,不只是表現出好的體態,同時也顯示出一定的美感;此外,姿勢對身體的健康,或者所謂的「養生」,亦有一定幫助。

如果一個人沒有時間運動,或者有時間卻不想動、懶得動,則抬頭挺胸,保持立身中正的本身,已可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一般人若長時工作,彎腰駝背姿勢不良,不只容易疲累,久而久之氣血循環也會變差,生病是容易理解的,所謂「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即是;「骨正」的方式之一在於姿勢正確,如此保持「正身」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證嚴法師年高八十,每天早起晚睡日理萬機,沒有(或少有)人看到她運動,但身子、精神看起來都比同齡的人好很多,這除了是她的心志堅毅外,我想和她長年以來保持端身正坐的習慣有一定關係。我們幾乎看不到她「姿勢不良」的時候,她不曾靠背而坐,身形筆直又柔軟放鬆,如此良好的儀態自然散發出獨特的修道特質。

事實上,良好的姿勢不只有助於養生,也蘊含美學、倫理學不同層次的價值;意即,端正姿勢除呈顯美姿美儀之美外,亦可見心力性格之正直正派,如「相由心生」即有此意。


因此,在日常生活的片刻,時時把注意力拉回到身體,簡單的「回『身』轉意」,注意姿勢,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

喜憂參半

2017.3.22  Wed.
喜憂參半
昨天參加慈濟靜思研修學院的籌備會議,主要討論課程規畫。經過漫長等待,慈濟志業暨靜思精舍終要有自己的佛學院,這是多麼令人感到歡喜。

一個團體的長遠發展,人才是關鍵因素,而人才必須透過教育栽培,因此佛學院的創辦當為慈濟志業帶來新氣象,使能向上向前成長,如此研修學院不只勢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緩。

只不過我在欣喜的同時,卻也感到一絲落寞,因為研修學院的成立,勢必衝擊我們宗教所的招生;畢竟我們所上生源一部份是來自於慈濟人,而如果慈濟人轉往研修學院,我們的招生可說雪上加霜,而一旦招不到學生,我們的生存就岌岌可危。

相對於互別苗頭或競爭,我們更希望看到兩者之相輔相成,互利互惠;一個從事理論性的學術研究,一個重於實踐性的宗教研修。

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宗教所的招生必須達到一定水準之上,否則被邊緣化是可以想見的,最後只有接受整併或裁撤的命運;我衷心希望不會有這一天……

轉世制度之可能壞處

2017.3.21  Tues.
轉世制度之可能壞處
轉世制度固然有不少好處,但亦可能有不少限制,茲列舉五點如下:
一、輪迴主體的限制
佛教主張「無我」,不承認有一恆常的輪迴主體,而轉世說如何和梵教或神教的神我或靈魂說區隔開來,即是挑戰之一。

二、訴諸神秘或過於神秘
誰是誰的前世今生,其間是否有客觀答案,恐無法確切斷定,只能訴諸宗教經驗的神秘解釋了。

三、立足點上的不平等
雖然從西藏佛教來看,活佛認證是承擔的開始,但就世俗而言,這是少數人權力、利益之世襲,因為不是每個人都享此尊榮,不是站在同一基準線上,也不對外開放,各憑自身努力獲致「榮華富貴」之高位。

四、階級制度再現
一旦認證為活佛轉世,頓時間麻雀變鳳凰,晉升「貴族」之列,這和婆羅門教的階級制度(castle),以「祭司」握有最高權力,似有類似影子。

五、誤認之失
由於轉世之認可涉及教權(暨世俗利益)等的據守,因此閙雙胞有之(如十七世大寶法王);或也有被認證為活佛而後還俗(如卡盧仁波切),亦有身在布達拉宮心在滾滾紅塵之例(如六世達賴喇嘛),這些或多或少都顯示了誤認之不可避免(當然信眾可以不同示現」詮解之)

         *  *
雖然轉世制度有其好處,但其壞處也必須正視,此乃藏傳佛教獨有設計,其它佛教傳統所未見,或也因其限制所在。

「萬丈高樓平地起」,佛教歷史上諸多祖師大德(如六祖慧能),都是「從基層做起」,而不是「黃袍加身」後一應俱全;而且若是「再來人」,不只不畏隔陰迷,也不會有埋沒的一天。

十四達賴喇嘛為避免重蹈班禪喇嘛後塵,被中共扶植為政治傀儡,已聲明在先他是最後一任達賴喇嘛,爾後不再轉世。但中共態度強硬,轉不轉世不是達賴喇嘛一人決定。事實上,一開始無神論的共產黨本不相信西藏佛教的轉世制度,僅視之為愚民或迷信,然為了「利用」佛教有效控管西藏局勢,仍強勢表態保有選定未來達賴、班禪轉世的主導權,西藏問題之棘手可見一斑。

轉世制度之好處

2017.3.20  Mon.
轉世制度之好處
我對西藏佛教的認識相當有限,甚至粗淺,不過對藏系佛法的種種仍甚感好奇,轉世制度即是其一。轉世制度固然有其優點,亦有其限制,茲先把可能的優點分述如下:

一、符應生死輪迴說
業與輪迴是佛教所固有,一期生命結束後會再延續流轉,而轉世制度自是符應生死輪迴之說。

二、相契乘願再來說
一般凡夫眾生是隨業生死流轉,而發心累生累劫利濟眾生的大乘菩薩卻是乘願再來,因此靈童或活佛轉世可說是乘願再來的實踐。

三、滿足信仰心理
宗教信仰之引人入勝(聖),總是要帶有一些傳奇色彩或神秘感,愈是出神入化,愈是珍奇殊勝,轉世說滿足了信眾這樣的心理,一定程度強化信仰的堅持。

四、肯定學佛終當成佛
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乃大乘佛法重要意義;如今於此人世間親聞親見大菩薩轉世,讓人覺得成佛不再遙不可及。

五、從小開始培養起
尋找靈童,接續上一世修法傳法的使命,這是轉世制度的目的之一;因此一旦被認證為活佛轉世,將有著最好的照顧及教育,以應日後承擔重任,在人生起跑點上掙得機先,把握幼時絕佳的修學時光。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多久沒牽手了?

2017.3.19  Sun.
多久沒牽手了?
昨天我們一家三口出外走走,途中小女看到遠處的狗狗心生畏懼,我伸手牽她,她卻不給牽,只願她媽咪牽,我只好順勢牽起內人的手。過沒多久,內人說我們很久沒牽手了!

是啊!印象中上次牽手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牽手,如此簡單的動作,記憶卻又如此遙遠。

生活中的小事、小動作,或許是習以為常,甚至平凡無奇,反而不覺其重要,但這卻是最平實、真摰的。每每看到七老八十的老夫老妻,緊牽著手走在路上的背影,我心理就有一分莫名悸動,覺得這是人世間最美麗、也最溫馨的一道風景。

雖然基於對自由的嚮往,我並不習慣牽手,或者不那麼喜歡牽手;在佛典也說男女情愛是牽絆、是繫縛,但這卻是人與人之間情意、情誼或情義的感通交流,只不過要懂得適時放手。如十四達賴喇嘛經常習慣性的牽起他人的手,不分男女老少,藉此表達出溫暖的慈愛與關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多美的意境!夫妻被稱作為「牽手」,即在於兩人同心協力,攜手結伴而行;這樣的牽手,不需舉手之勞,看似平淡如水,卻傳達出悠遠、深切的訊息。

不管已婚、未婚者,且讓我們想想,距離上次牽手是什麼時候了?又有誰是我們想要執手相牽的呢?

兩張照片取自網路

素食養生與養德

2017.3.18  Sat.
素食養生與養德
不少人吃素是為了養生,亦即過慣了大魚大肉的生活,身體負荷不了,轉而清淡、簡單的飲食。但大乘佛教鼓勵吃素除養生外,更重於養德,激發內在的慈悲心,愛護生命不食眾生肉。

素食純然只為養生,而不在乎養德,這素食主要是停留在身體的層次;相對的,為養德而素食,便已提昇到心靈的修煉。反過來說,一個有愛心、悲憫眾生的人自然而然傾向素食,內在性情使他不忍有情生命受到任何毀傷。

如此養生、養德可分四種境況:大多數人不特別強調養生和養德,而養生又養德為數雖少,卻也佔有一定比例;至於養生不養德(或未必養德)亦不在少數,容易有爭議的是養德卻未必養生。如有些人質疑吃素不健康,在於素食少了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因此吃素雖可作為養德的實踐,但卻未必照顧到身體需要,而認為不利或無益於養生;這之間便涉及行為抉擇的問題。

事實上,食物營養的供給本是眾說紛紜,肉食未必健康,素食也不一定比較好,問題就看如何搭配、如何調理;但是吃素者若留心飲食均衡,我依然相信對身體較好。

看到別人吃肉,自己不能吃,我心理時而有所牽動;雖不敢自稱是為養德,但我的素食主要是一念仁慈,如佛教的慈悲護生,或者儒家「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倘若如此,我未必全然反對肉食,或者主張僅能素食,而是如何讓牠們不受苦。

如果吃動物肉過程中,沒有任何苦的涉入,包括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因素,我未必反對肉食的,但事實上這些傷害不可避免,至少比起素食而言問題更為嚴重。此外,如果素食能從養生,再進升到養德,兼顧養生和養德,我想才是最好的素食實踐。

相關文章 淨肉新詮

輕鬆滑游

2017.3.17  Fri.
輕鬆滑游
最近游泳愈游愈有心得,看書自學「魚式游泳」,雖然動作並不到位,但我仍試著去感受其中的精神,其中之一就是不費力、放鬆。

過去我都是使勁費力向前游,但「魚式游泳」告訴我儘可能不用四肢來「拖拉」(drag),而是用身體的力量帶動前進,自然而然、輕輕鬆鬆的前行,此時保持直線平衡就很重要。

我自己試驗幾次,要領雖未全然掌握,但發現在觀念和技巧的揣摩下,「放鬆滑游」未必比「強勢力游」速度更慢,反而心情、心境更顯安適舒坦。

這輕鬆、放鬆說來簡易,實則艱難。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不自覺處於緊張或緊繃狀態,經常是「用力」的活著,很少人自然放鬆,但這主要是自己逼自己,而未必是來自於外在的脅迫,乃是自己的貪欲使然,試著抓更多東西。

雖然我游泳還游得不好,而且認為這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不只是技術上),但至少告訴我保持放鬆、保持正直、保持平衡是關鍵的要領,我們也必須以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的每一個片刻。

相關文章  魚式游泳  神經重塑

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想

2017.3.16  Thurs.
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想
印順導師曾表示大虛大師一生「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想」,同樣的證嚴上人亦「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想」;念茲在茲眾生苦難,而且劍及履及,如果談到當今的菩薩典範,證嚴法師想必是其一。

在佛典中屢屢提及菩薩之「捨己為人」,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訶薩不為餘事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為一切眾生故。」菩薩之圓成佛道是為一切眾生,也正是為一切眾生,才顯示菩薩的高尚、菩薩的偉大。

再如《大智度論》說:「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如此,慈濟人之以「上人」稱呼證嚴法師,正在於她「自捨己樂,但為眾生」。

因為不為自己想、不為自己求(如證嚴法師之「三求三不求」),眼界才得以提昇,胸懷才足以開闊,煩惱自然而然減少,在利他中實踐自利、完成自利。

此外,見苦而能知福,當我們看到他人的困境,才易發覺自己的幸福,愈懂得知足和感恩。如此,慈悲是最有力的修行,大多數高級宗教的修行都不約而同再三強調。

菩薩時時想到苦難眾生,傾全力提供可能的協助,由之生起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再怎麼艱難都要承擔。菩薩心行之令人感佩、讓人動容,這是我從證嚴法師身上看到的例證。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少子化」時代大學老師應有之覺悟

2017.3.15  Wed.
「少子化」時代大學老師應有之覺悟
日前大學繁星推薦放榜,不少大學系所缺額創新高,計有128校系掛零。「少子化」時代來臨,各公私立大學招生困難,即便招到學生,素質也參差不齊。

如此,大專院校老師們的「籌碼」愈來愈少,過去學生「拜師求學」的景況不再,反而是老師「拜生來學」,老師們也要當起推銷員拜託學生來學。

然一波又一波招生上的瓶頸,大學教師除嚴陣以待外,自身心態也需要調整,重新看待師生的互動關係。

可以想見大學生素質不若往昔,即便學業成績不盡理想,但求學心態當不可怠慢。某種意義而言,學生「形式上」若已滿足要求,如到課率、課堂表現、考試及作業繳交情況等,皆依照規定來,雖然在專業知識上未必足以和「頂大」學生較量,但在人品暨學習態度上當有一定可取之處。

除非是在國立大學任教(特別是「頂大」),同學對知識富有熱情,有心專研高深學問,否則難以用嚴格標準要求之。相對的,多數大學生背景不足,亦在於他們本不是以學問或學術自期,過度要求、苛責不只無濟於事,甚至適得其反。

特別像我屬於人文學科,理應多一點「人味」,除了知識傳授外,還有人生意義的探索暨安身立命,而未必只是純然追求學問,如此品格教育也成為評量學生的指標之一。

此外,為了招更多學生、作出口碑,避免學校倒閉,老師這行業某種程度也轉為「服務業」,老師們的「服務」品質相對重要。即就現實而言,各大學力求轉型,老師的角色扮演亦當改變,如從「從上到下」的「教導」關係,轉為「常相左右」的「陪伴」關係。

總之,「少子化」時代到來,大學老師應有之覺悟,一是善待學生,各大學要加強「服務」,尤其是教學服務品質,第二是專業知識上可要求則要求,不可要求則退而求其次,力保學習暨做人處事態度之值得稱許──「縱不識一字,亦須還我堂堂正正做個人!」宋儒陸九淵即是這樣說的。

本文刊於 即時論壇

感恩作為一種佛教修行

2017.3.14  Tues.
感恩作為一種佛教修行
感恩是慈濟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證嚴法師開示最常用的語彙(之一),在慈濟的刊物、出版品等,也不時出現「感恩」二字,帶動台灣感恩文化之成。

感恩意近於感謝、感激之意,但似又隆重些,而以「恩」來稱之。表面上感恩似和大乘佛法的修行沒有關係,例如菩薩道所重的「六度」萬行,其中並不包括感恩,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沒有直接關聯到感恩,「普賢十願」等亦然;可知感恩在佛教修行中似乎只有間接關係,只能作延伸式的解讀。

事實上,感恩是大乘佛教修行所重,如迴向偈所說「上報四重恩」之三寶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的報恩即是。甚至可說,感恩是菩薩修行所必須,如菩薩道最重視的菩提心,此菩提心修習之所依即是要「知母念恩念報恩」,如印順法師在《學佛三要》所說。

換言之,菩薩以菩提心為修行主軸,「知恩、念恩、求報恩」成為修學菩提心的依止處;以此為前提或基礎,才進入「慈增上意樂」之菩提心的正修。

如此,依著菩提心在菩薩行的重要性,感恩亦顯得異常重要,沒有感恩就難以深根菩提心。就連聲聞行者發出離心,也要有一定的感恩心,更何況大乘菩薩!

他人對我們有恩,固然要感念之,沒有恩亦當如是,甚至有負於我,亦也感恩之;因為「逆增上緣」的考驗,才使我們變得更好。如此感恩的實踐,不只做到「怨親平等」,也展延「視怨如親」的慈悲胸懷,實現「一體同仁」的大我、無我境界。

感恩是現今熱門研究課題之一,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高度重視此一概念,亦有一些哲學式暨倫理學的後設討論(可見Stanford線上哲學百科全書 gratitude詞條)。如何提出佛教觀點的理解與實踐,當值得吾人深入探討之......

學術作為一種心性修養

2017.3.13  Mon.
學術作為一種心性修養
任何專業要達到拔尖層次,皆需要精益求精,歷經千錘百鍊。如歌唱比賽,在外行人看來都唱得很好,但專業老師奬評又是另一回事,在許多細節中可找出不少問題,這說明專業的進級、提昇,都是一絲不苟的過程。

學術工作更是如此,在嚴格審稿把關下,有時一篇還不錯的論文也會被評的體無完膚,一文不值。如此,學術亦在於培養一種嚴謹的態度,「勿以惡小而為之」,論文撰寫步步為營、百般斟酌,才能寫得細緻和深入。

如此,學術工作之「聞思修」──閱讀文獻、專精思考和論文書寫,每一個環節都要審慎以對。「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句話用在學術工作再恰當不過了;倘若耐不住性子,想要草草交差了事(我經常犯的錯誤),往往不會是一個好作品。

可知,從事學術研究彷彿是一種心性修養,恆心、耐心和毅力是必須的,最後沈得住氣的人才能走得平穩、走得遠。

佛道雙修

2017.3.11  Sat.
佛道雙修
佛教和道家自古以來以修行、修道著稱,如在「觀呼吸」的修煉上,佛教多用「息」字,道家(或道教)多用「氣」字。佛教之「息」如數息、隨息、持息等,息是由「自心」兩個字構成,觀呼吸、觀息即是觀照自己的心。

而道家之「氣」原為「氣」,最初以三橫代表天地之間之汽流,但為了與「三」字區別,上下兩橫作了折曲變化而為「气」,之後底下再加個「米」字,或有以米食生氣之「練精化氣」的意義。

相對於佛教說「禪修」,對應到道家可說是「煉丹」。佛教的「禪修」重於修定修慧,止觀雙運,以實現涅槃無生的境界;而「煉丹」是以吐故納新、行氣導引為主,最終能修證成仙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如此可以說,佛教的「禪修」重於「心」的修持與解脫,而道家的「丹道」重於「身」的健康與養生(近於傳統中醫)。

總之,佛教安般念重「心」與業力解脫,道家呼吸精氣重「身」以及長生久視;倘若能佛、道雙修──既禪修又煉丹,當可整體改善身心狀態,全面提昇身心的效能。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三分師生,七分學友

2017.3.12  Sun.
三分師生,七分學友
一位同學寄來短信,表達對我的感謝,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觸動我一些想法,內容如下:

老師早安,感恩您的指導,單是看到修改後的xxx大綱,心中倍覺歡喜,想要順著架構弄懂和呈現於文的意樂心油然而生,十分感恩您!相信這樣的論文架構的寫作和學法過程會很法喜。有您的指導是我的福氣,感恩有您!感恩您百忙中抽出時間幫忙修改。學生很受益!再次感恩!xx稽首

--協助研究生論文撰寫,包括修改論文或研究計劃、綱要等,本是職責所在,即便是舉手之勞,對我而言微不足道,但對初走上研究之路的同學,或有一些小小助益。

自大學任教以來,雖然我大多數心力放在個人研究上,但對於教學暨研究生的論文撰寫,卻從不敢怠忽。若有研究生找我談學業,幾乎「有求必應」,不說一個「不」字,盡一己之力提供任何可能的協助。

在佛教中,師父看待徒弟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一句話,就世間(和出世間)學問的互動關係上,或可以「三分師生,七分學友」取代之。

誠然,我是用一同學習的心態來看待和研究生的交流,特別是這些同學中不少是出家法師或者年紀稍長(有些已退休),只不過「術業有專攻」,在學術的路途上我比他們多一點經驗而已。

如果說我這一生對這個世界有一丁點貢獻,大概是依著自己有限的所學所知,無保留的與人分享;且談不上「傳道、授業、解惑」之高遠理想,但只要能給同學一些觀念上的引導啟發,我想我此生已了無大憾了


為尊重當事人,相關訊息以x取代;又部份句逗經我重標,另「稽首」一詞過於隆重,令我承受不起,應是誤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