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哲學心靈之相知相契

2020. 8.29  Sat.

哲學心靈之相知相契

曾有人表示:「跟佛、龍樹、印順學,足矣」,對此印順師表示「真是讚揚得離了譜!」並不認為自己能與佛及龍樹平起平坐。[1]

 

誠然,佛陀在佛教史之地位無人可取代任誰也無法比擬,而作為佛陀第二」、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也少有人可並駕齊驅

 

雖然印順法師不足與佛陀及龍樹菩薩「相提並論」,但他與佛及龍樹之間應是「心心相印」,遙契於兩位聖者之偉大心靈

 

印順法師曾力辯《大智度論》作者是龍樹菩薩。對於重要典籍的作者判定,其一是對於著述、作者之「以心印心」,倘若思想精義的掌握有所閃失,恐只得到古籍思想的骨、肉、皮,而未必進至心髓;這可見歷史文獻的充份掌握,尚不足以「入木三分」,唯有哲學洞見的深切體悟,才可謂「探驪得珠」。

 

如此《大智度論》作者之辨,不只是歷史問題,而且還是哲學問題。例如印順認為龍樹是「偉大的天才型論師」,論師即現今的哲學家,而偉大哲學心靈的寬闊深邃,如印順所言:「他的性格,並有沉潛與高明的異質性;他的文采,兼有剛健而淵博的多樣性」,只是一般人恐只能窥見一二而未得其全貌。

 

現今學術專業限定於特定方法的研究取徑,抓取片面可疑之處而大作文章,然是否直入精神核心,是否宏觀思想整體,恐亦值得商榷。

 

也因此《大智度論》作者作為一哲學問題,在於對《大智度論》的哲學要義以及龍樹的哲學心靈、哲學性格有所契應,如是而以《大智度論》為龍樹所作;這除了尊重歷史古說,應該也有其合理性基礎。

 

簡言之,《大智度論》作者的討論涉及諸多面向,其一是屬於哲學面向,而以哲學向度來思索《大智度論》作者,可說是印順法師特長之一。猶如對於「大乘起源」及「大乘是佛說」等觀點,印順所提的論述、論據已然觸及(宗教)哲學的層次了。

 

在此或可看出文獻學之有限以及哲學研究之重要,而印順法師之思想高度少人,亦在於此。印順之思想高度來自於其菩薩心志,除非菩薩情懷上相續相承,否則似難以相知相;而其所云之「我有點孤獨」、「冰雪大地撒種的愚癡漢」等慨嘆,斯亦得以理解。

 

相關文章:


談印順導師未必懂印順導師

「大乘起源說」作為一種哲學問題

「大乘佛法」乃事理之必然

三談永恆懷念 


[1] 以上見<答楊敏雄居士>,收於《華雨集第五冊》,pp.271-28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