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大乘起源說」作為一種哲學問題

2017. 10.09  Mon.
「大乘起源說」作為一種哲學問題
「大乘起源說」一般都視其為歷史問題作探討,就既有的史料文獻及遺跡遺址等進行推敲考證;然而一如印順法師所說,從事佛教史的研究考證固然要力求真實,但佛法、佛學作為一種研究對象,亦應重視其宗教性。

純然以歷史進路的研究方法來解釋大乘起源恐有其限制。例如「起源」是一種初始觀念,但如果「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這句話成立,則大乘佛法亦是「法爾如是」,自始自終就在那裡、且一直在那裡(或者「無始亦無終),又何有起源可說呢?

「大乘起源說」除了作為一種史實問題詳加考察,亦也是一種宗教信仰問題,乃至哲學問題(或宗教哲學問題),如此歷史以外的探究路數即顯得重要;而這應是印順法師論究大乘佛法興起的解讀向度之一。

除「大乘起源說」外,「大乘是否為佛說」也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如印順法師在民國三十二年冬覆僧愍法師等書中,分別「從佛法的表現上說」、「從佛法的流行上說」、「從學派的分裂看大乘」、「從經論的集出看大乘」、「從思潮的遞代看大乘」、「從大乘的內容看大乘」等,來論證「大乘是佛說」。

在這幾個項目中,可以說「從學派的分裂看大乘」、「從經論的集出看大乘」兩者是歷史的論據,而「從佛法的表現上說」、「從佛法的流行上說」是宗教信仰上同情的理解,至於「從思潮的遞代看大乘」、「從大乘的內容看大乘」則近於義理思想層之上的論述。可知「大乘起源說」與「大乘佛說否」未必純然只是歷史事實問題,還涉及諸多層面的設想考量。

「大乘起源說」作為一種「哲學」問題,可以探討的包括起源概念本身,宗教信仰的功能與作用,宗教信仰的傳播、適應與變遷等後設分析。此等研究未必需要訴諸文獻史料,而可就一個總體的原理原則來探索,而這正是印順法師回應此問題的門徑之一。

如他認為佛陀的「三業大用」都是說法形式,並以「永恆懷念」、「世諦流布」、「應機說法」、「方便開展」、「法印開顯」等作解說,而這可說是以哲學方式來回應「大乘起源說」的課題,顯示出思考問題的高度與廣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