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自我 vs. 自我感

2017. 10.24  Tues.
自我 vs. 自我感
「無我」(或「非我」anātman是佛教核心教法,卻也時常引起不解甚至誤解。事實上,佛教未必全然否定自我,卻接受「我」之假名安立--名言指涉下的暫時性存在;亦即在「俗諦」上接受「我」,只不過在「真諦」層次上否定一絕對不變的「我」。

換言之,佛教未必否定自我,而卻是否定「自我感」(sense of self)或「自我意識」,否定把自我看得太過真實,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向外攀求執取,而滋長我貪、我慢、我痴等。

「自我感」強烈的人,六根觸對外境時遍起執著,使得看不只是看、聽不只是聽,聽看的過程中不斷加油添醋,概念化各種事物。

相對的,阿羅漢「自我感」淡薄,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純粹的感官知覺過程,一切如其所然而然之;一如《阿含經》所云:「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六根觸對六境始終保持「明相應觸」,自我雖正常運作,但卻沒有「自我感」突起,船過水無痕,始終在不喜不憂的狀態,即如《阿含經》所云:「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慼;於世間和合,解脫不染著。」

如此,阿羅漢心境猶如一面潔淨的鏡子,如實反射所感所知的一切,沒有任何的加工變造,但凡夫不只鏡面滿是污垢,而且猶如磁鐵一樣依著染污習氣不斷的抓取(相對的「去塵除垢」即是「消磁」)。

「自我感」帶給人種種苦,而佛教的無我說主要是「自我感」的破除,在概念上否定卻未必是既存現象的抹煞,認為事物的「自性」(svabhāva)不存在,而卻只有「自性見」,否定的是「身見」(或稱「薩迦耶見」satkāya-dṛṣṭi),而未必是「身」或「自性」本身。

「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同樣的佛教之「空」未必否定存在,而是否定「存在感」,否定我們慣性的「看成什麼」、「以為是什麼」,而阻礙我們「是什麼」的正確認知,使能如實知見事物之本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