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台獨份子也可以熱愛文言文

2017. 9.29  Fri.
台獨份子也可以熱愛文言文
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院回應質詢時表示,自己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雖然此語引起軒然大波,徒增兩岸關係的惡化,但卻符合主流民意,傳達了大多數台灣人的內在心聲。

如果現階段台灣只有「獨立」和「統一」兩種選項之一,相信泰半以上的台灣人不會選擇「統一」,畢竟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及多元開放等,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暨生活方式,而這未必為中共政權所重。

我們都想做台灣人而未必是中國人,一如到了海外,若有洋人問你是不是從中國來的?或者是否是中國人?少有台灣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會給予肯定的答案,坦然的定位及接受自己是中國人,卻還是樂當一個台灣人,顯見大多數台灣人都未做好當中國人的準備。

然而,不想當中國人,甚至極力主張台獨,仍舊可以熱愛文言文、喜好中國文化,包括中國的文學、古詩詞、哲學思想、建築藝術、古董等。換言之,在政治上傾向「獨立」,不代表不能欣賞中國傳統文化,正視其對人類文明的價值貢獻。

如就哲學思想而言,中國哲學主要由儒、道、佛三家構成,固然有一些過時老舊的面向,但大多數保存下來的古籍經典都是經時代淬煉、淘沙取金的智慧結晶,有助於人文素養的提昇及思想的深化。

好比台獨主義者之主張台獨,生病還是一樣可以去看中醫,乃至於學習中醫、喜愛中醫,包括太極拳、國樂、國畫、書法、相聲等皆然。所以不需要倒洗澡水連同把嬰兒也倒掉了(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water.),否則過度的「去中國化」是顧此失彼,代價將得不償失,畫地自限於狹隘的島國心態中。

台獨份子也可以熱愛文言文暨中國文化,猶如我們不是西方人、印度人,但一樣可以品嚐古希臘、古印度所遺留的文明果實。可知人類的精神遺產是超越政治而向全世界敞開,不受限於統獨乃至種族、宗教等意識型態,只要尊重、珍惜以及學習、善用之,皆可成為我們美善人生的重要資糧。

刊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