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以德配位」

2017. 10.22  Sun.
「以德配位」
──六談宇宙大覺者
印順法師曾表示:「佛法」在流傳中出現了「大乘佛法」,乃至演進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而這樣的懷念又是通過「情感」的。[1]可知「情感」在大乘佛法信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事實上不只是大乘佛法,任何的宗教信仰皆然,都一定有情感面向的參與和涉入。當然這可以被解讀成是人類脆弱心靈的表顯,如佛洛依德心理學所說,但人之為人面對諸多苦難,不也該懷著敬畏、謙卑的態度?儘管再怎麼樣理智的人都還是有情感的需求和渴望。

「宇宙大覺者」也可以從情感的角度上得到善解,亦即佛像形塑本身乃是情感的表徵,乃是「永恆懷念」使然。雖這和佛典中「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相違,但卻是人類心靈真實的反射。

如此,佛像之形塑可以理解,接下來是問要塑造什麼樣的佛像;而這就依不同人的不同心境、不同理想或想像而有各式各樣形象顯現。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神化」或「聖化」,而在於被「神化」或「聖化」的人,是否具備足夠的人格條件承受那樣的對待,亦即儒家所言的「以德配位」。就這個角度而言,證嚴法師之「嚴以律己」,其言行應足堪被以高道德標準來檢視。

證嚴法師「被造神」,相信她本人也相當無奈,亦不是他所樂見的。一如曾有來訪的美國籍教授詢問證嚴法師:「您的很多弟子都說到有多愛您,不知道您作何想法?」證嚴法師輕緩的回答:「他們想要愛我,我也沒辦法!但我確實希望他們能擴展這樣的愛而為大愛、博愛。慈濟世界是奠立在愛的基礎上,對所有眾生的愛。」[2]

包括在慈濟聚會中弟子們集體向證嚴法師跪拜,我想其本意未必如此,而寧可保持一貫的平常、平實與平淡,沒有尊卑的平等心。然而就如證嚴法師常說的:師父沒有選擇弟子的權利,只有弟子有選擇師父的自由。因此面對徒弟的孺慕景仰之心,以及在此心情下的「非理性」行為,當師父的只有默然接受,而有著為人師者的無奈。

相對的,政治上的「造神」都是被刻意營造出來,一如過去集權時代毛澤東、蔣介石即是;今日北韓金正恩被當局形塑成是偉大的領導人、天才等,猶如「神」一般的地位,亦可說是被「洗腦」出來的。

總之,證嚴法師的尊貴在於她的行為表現,在於她的德行修養及慈心悲願,而足以為追隨者表率。此「以德配位」應是舉世公認的,猶如2011年美國時代(TIME)雜誌之以「聖者」形容之即是一例,而弟子們在情感與信仰催化下,投射出來的相似佛像似亦不足為奇也。

相關文章  五談宇宙大覺者


[1] 《印度佛教思想史》( Y 34pa1
[2] C. Julia Huang, Charisma and Compassion: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2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