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11 Wed.
「知心如幻」
「心」是東方哲學重要觀念,整個東方傳統哲學(包括儒、釋、道)皆重視「心」。而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融攝「心」與「空」為一,意即統貫「如來藏」與「般若」(或者「佛性」與「空性」)兩大義理系統,而走向「引空入心」或「心與空合」的發展方向,可說是極具開創性的。
換言之,如太虛大師所言: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而之所以在「禪」,其一是走向了「心空合一」。如相對於神秀之「住心看淨」(暨其著名的十六字訣「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證」)的禪法特色,慧能屢屢強調「知心如幻」,表示「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認為「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如此不只是肯認「即心即佛」(或者「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以及「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而且也是「非心非佛」;不只是一切即心、心即一切,而且也是一切非心、心非一切。亦即在談「心性本淨」、「自性清淨」的同時,又不斷的又強調「心性本空」的意涵。
由此可知,中國禪學中有兩種談論「心性」模型:一是住心看淨,另一是知心如幻。前者以神秀為代表,如他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彷彿把「心」視為是某個「東西」;相對於此,慧能則主張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間境界之高低應不難分判,關鍵在於是否扣緊空性來談心性。
總之,《六祖壇經》之「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道由心悟」等,再再都是強調「心」的重要;只不過這樣的「心」必須從「空」的角度來理解,意即「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否則徒然強調清淨心的觀照卻未於般若法義結合,這樣的「禪」恐是重於「定」而未及於「慧」;而這「心空合一」的主張已然奠定了慧能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