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儒者氣節

2015. 10. 27  Thurs.
儒者氣節
長期以來,我偏好佛、道兩家思想,對儒家雖也認同,但卻沒像佛、道那樣親切;但我必須說,古代真儒者的風範確實讓人心生敬意。

如宋代文天祥即是一例。他原是南宋高官,若帶頭向元朝輸誠,協助治理國家,他會有享受不完的榮華富貴。但他毅然決然不肯妥協,而說「但願一死足矣」,把投降視為是人格的污辱,堅定以死明志。文天祥的絕命辭說:「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成仁取義」,這就是儒者偉大、令人敬重的地方。「成仁」在《論語・衛靈公》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取義」在《孟子・告子上》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當是所謂的聖賢之教,依聖賢之教展示出氣節、風骨,堅持道德義務責任,如此不只使人心安理得,而且也「庶幾無愧」!這樣的「成仁取義」,在佛教看來雖仍是「人天乘」,但卻預取了「菩薩乘」的種性。

然而,如果文天祥當初讓步會怎麼樣?為了宋朝百姓及後代子孫,難道不能(或不該)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嗎?不是可以找更多藉口合理化自己的投降?堅守「漢賊不兩立」是否是一種愚忠或不知變通?若被招降而變節,果真是人格上的缺失,羞恥至極?與「敵人」合作圖謀和平發展,真是「漢奸」嗎?以上涉及了行為抉擇及道德判斷的問題,會有不少論辯空間,其中這故事本身或也涉及意識型態上的愛國教育、宣傳等。

面對生死交關,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順服,儒者氣象可貴之處也在於此。當然,這未必僅表現在儒者身上,只要有一定的俠客精神,講情重義,都樂於犧牲自己成就他人;就像Naham 3號輪機長沈瑞章能得救而不願獨救,最後多磨難兩年,應也算是一例。但是,他這樣的選擇到底是愚、還是智呢?蠢笨或偉大?換作是自己,我們會怎麼做呢?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這是文天祥<正氣歌>的一段。人到危難關頭才顯露貞節所在;大多數人不能做到的,一旦有人做到了,他就名垂不朽,世世代代為之傳頌,這或許是我們尊敬文天祥,以及他<正氣歌>動人肺腑的原因。

「林氏嬰幼兒餵食法」

2016. 10.26  Wed.
林氏嬰幼兒餵食法
小女現在可以清楚叫人,她叫我「阿比」,叫她媽媽「阿咪」,這顯然是從「爸比」和「媽咪」而來;雖然不知是有意或無意的喊叫,但都令人開心,畢竟她讓你覺得自己真是爸爸,讓我感受乃至享受當爸爸的滋味。

小女舉手投足都讓我覺得可愛,吸吮指頭的模樣,五花八門的睡姿,穿大人拖鞋到處走,騎著三輪車胡亂衝撞等。但有時亦令人傷腦筋,如她現在容易偏食,只想吃她喜歡吃的,我們常要大費周章餵她吃飯,有時她堅持不吃,我們只好放棄,把它的份吃光,吃到自己都覺太撐,她這樣偏食當然是不好的。

例如她喜歡吃木瓜,正餐卻放著不吃,我們告訴她不吃飯不能吃木瓜,她只好勉強吃一下。有一天我改變方式,告訴她吃木瓜前要先吃飯,否則沒木瓜可吃;說完,我一隻手拿起木瓜切片,另一隻手湯匙飯,就在切片從她眼前晃去的當下,她張起嘴來準備要吃,我順手把飯伸進嘴裡,她也順口接住,視線還停留在木瓜片上。

依著「林氏嬰幼兒餵食法」,就這樣一口飯、一片木瓜,藉由「假想觀」兼食物的「移情」作用,吃完了她的晚餐,我也完成我的任務。

小女趣事還很多,她的存在即讓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雖然亦跟著忙碌),很高興我有了這樣的一個女兒。

有些人結了婚抱定不生小孩,相對於可生不想生,不少人想生卻生不出。雖然每個人各有選擇,但我想既然結婚,還是生個小孩的好,即便一個也是很好,那是一種體驗、一種生命歷程,讓自己的人生多一種可能,多一種角色扮演,很特別的感覺。而如果是因「大愛」而「不獨親其親」,那就另當別論了!

蘋果也是我的最愛
我是女版蠟筆小新

佛教重視理智

2016. 10.25 Tues
佛教重視理智
佛教中寶貴的質素,可說都是人類理性可思維理解的,例如四諦、十二因緣、三法印、三學、四無量心、六度等核心教法。可知佛陀並不刻意標榜玄虛之理,也不訴諸神秘感應,而重其平實平常的特質,迥然不同於其它宗教之強調靈異神蹟,乃至以威脅、恫嚇作為「入信」的手法。

佛法重視人類理性的運作,並不視為僅是世俗淺智。如在龍樹著作中,諸如《中論》、《迴諍論》、《七十空性論》、《廣破論》等,都具有深刻的論證、論議風格,可透過分析去掌握道理;其它佛教思想家亦復如此。

就像龍樹《中論》卷4〈觀四諦品24〉中著名的「二諦偈」,諸佛說法度眾所依有真、俗二諦兩種,如果不能區分這兩層道理的不同,就難以在甚深佛法中領略真實法義;最後龍樹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可知若不重視世間能知能見的道理,合乎常識常理的認知,則不能得到第一義諦,意即俗諦是真諦的「必要條件」,或可說俗諦是工具(means),而真諦是目的(end),沒有俗諦則真諦亦到達不了,更侈談涅槃的實現。這也相應於般若經教之「不壞假名而說法性」、「不壞假名而說實義」、「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之意義。

如此,理性的析辨、思擇,猶如世俗諦道理的通達。若不重視人類理智的功能及其所成之共識,甚至輕視、輕忽之,僅視為凡夫俗智,恐已違反《般若經》及龍樹強調二諦暨世俗諦的本意。在佛法修證中,亦是以「聞思」作基礎的,確立好修行的知見,才能邁向正確的修證道路,此強調「聞思」工夫,亦也可說是對於人類理性能力的肯定和重視。

然而,著重世俗諦不意味僅停留世俗諦,而是有更高遠、超拔的關切(即解脫或成佛)。如此,我們當保持一種「中道」、不即不離的態度,一方面不能不重視、尊重理性,但也不能太信靠、迷信理性;如果單偏一邊都易於劃地自限,陷於頑固的意識型態當中。

有些宗教認為與世界為友,乃是與神為敵,這雖然是要人超越塵俗的一切,但鄙視約定俗成的既有認知、既定價值,與神為友、以神為依歸的同時,卻與全世界異於己者為敵,當有可議之處。現今世界的紛亂(如中東問題)一部份也是因信仰的極端、偏激,而使得戰端不斷;佛教世俗諦的觀念或可讓這樣的對立衝突不會發生。

科學知識為主導的年代,看似對宗教造成威脅,甚至是破壞,但相對於此,佛教重視理智,不去貶抑世間價值、世間知識,反而高度強調世俗諦的重要。因此,佛教徒若一昧貶抑理性暨科學知識為世間俗學,這猶如知識份子、科學人批評佛教落伍、迷信一樣,都存在著偏見。相對於「自讚毀他」,彼此欣賞、相互學習,在這個時代中應是必要的。

「職礙難行」

2016. 10. 23  Sun.
職礙難行
「大愛探索周報」今天報導殘障人士在工作職場上之困頓,名之為「職礙難行」。

一般人很難想像殘障者生活之艱難,我們一個簡單的動作,對他們而言可能是異常困難。就老闆的角度,同樣薪水請人,自是要請四肢健全、手腳靈活的人,而且要智力正常、反應敏捷,如此身障和智障人士在找工作不免是處處碰壁。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給予他們機會,他們知道得來不易,通常比多數人用心珍惜,即便花更多時間、更多勞力,才能作得和一般人一樣,但他們仍甘之如飴。

同樣是人,都是掙一口飯吃,但他們顯然磨難更多,工作賺錢事倍功半,或許這就是佛教所說福德因緣之多少。因此,身心健全的人當見苦知福,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平平順順的,要珍惜、乃至感恩自己所擁有的。

知福之外還要惜福,愛惜資源能省則省,因為想到有些人工作如此辛苦,我們賺錢相對容易,但卻任意揮霍,他們會作何感想?而且奢華的本身,某種角度而言即是「造業」。

惜福之外還要造福,弱勢家庭的辛苦不是我們能想像的,多一點愛心、善心幫助他們,不要讓他們受到欺負,被不肖集團壓榨剝削,都是我們可做的,儘量給予他們支持,不管是物質上或精神上的。

總之,知福、惜福、再造福,大概是我看了這個影片的三點感想。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給Naham 3號輪機長按「讚」!

2015. 10. 24
Naham 3號輪機長按「讚」!
20123月,台灣船東登記的阿曼籍漁船Naham 3號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直到日前才落幕,整整被綁架近5年的時間。

早在遭押210個月,被綁的輪機長沈瑞章即有機會獲釋,但他不忍獨自苟活,卻置之不顧25名外籍漁工,讓他們等死,堅持要放全都放,還透過影片向當時的馬政府大聲疾呼,要求政府出面處理,幫忙這群受盡折磨的人。

他們身在非洲酷熱地方,海盜每天只給1000CC的水,沒什麼糧食可吃,每個人生病都沒藥可醫,命長就拖、命短就客死異鄉,其間有220多歲年輕人死了。

身體折磨外,精神上更是痛苦;這些海盜如兇神惡煞,從影片可看到二十多名人質蹲坐一排,後方的海盜持各式武器嚴密監控,大概和IS恐佈份子相去不遠,這近五年提心吊膽的生活,可想而知。

影片中沈瑞章說,他都60歲了,這些漁工都是年輕人,都可以當他孩子了,他們都還沒娶妻生子。政府只處理他回去,那這一批人怎麼辦?他也有良心,不是不想回去,只是放不下這群年輕人,認為我們也有責任救他們,不要讓他們在這裡等死。

這群外籍漁工遠渡重洋到外地討生活,可知他們家境必定貧困。沈瑞章不離不棄視若己出,自己能得救而不願獨活,亦是一種「捨己為人」,在道德上值得我們大力肯定。

佛教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而今沈瑞章彷彿地藏菩薩一般,「船員獲釋,方才得救」,把自己和外籍漁工綁在一塊,生死與共患難真情,這樣的英勇和俠義性格,實在令人欽佩!

本文刊於  即時論壇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獨白做自己

2016. 10. 22  Sat.
獨白做自己
這個部落格的主標為「心御風行」,更早之前是以「心靈遊盪風之上」為題,而後覺得稍長,故改成「心御風行」,此乃參考《莊子》中記述列子之「御風而行」;雖然就莊子來看,憑著風才能飛行仍是「有待」之境,但至少表達出逍遙自在的意蘊,讓心思能無拘無束快意遨翔,自由地思考和書寫。

副標為「獨白下的哲思手札」,其中我看重的是「獨白」二字,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對話,全然由自己作主,毋須他人參與,也不因他人喜好而改弦易張,唱起不同調來。也不那麼在乎有沒有人讀,讀了是否有反應,就只是想到什麼發而為文,如是而已。

如此,回歸內在精神世界,表述腦子裡浮現的想法,作為自我反思、省察的記錄;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價值,重點在於我想了、也寫了,而不在於別人怎麼看、怎麼想。

總之,「心御風行:獨白下的哲思手札」,表達出兩個訊息,一是心靈的自由思考,二是心靈的獨立思考;自由與獨立是任何思想探究者所重視的,一如陳寅恪畢生治學抱持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如馮契所說「不論處境如何,始終保持心靈自由思考,是愛智者的本色」,我亦復這樣期盼、嚮往……

以丹田為核心

2016. 10. 21  Fri.
以丹田為核心
在太極拳身法中,常強調丹田之重要,特別是陳式太極拳講究「纏絲勁」,從丹田發勁,一動全動、節節貫穿,要人以丹田為運動核心,任何動作都不離於此,更大範圍就是整個腹部和腰際,如<十三勢歌>說:「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所說。

古代道家養生修煉也重視丹田,從意守丹田、氣聚丹田、氣滿丹田、氣壯丹田,到氣灌丹田、氣沉丹田、氣存丹田等,不一而足,都是強調丹田之重要。在老子《道德經》也說:「虛其心,實其腹」、「聖人為腹不為目」,大致都是相似的道理,以腹部暨丹田為鍛鍊重點,在生活每個片刻都能把注意力放在腹部,讓人重心下沉,身態更顯穩重。

雖然我都只是知道觀念,而缺乏實地演練,但仍從丹田或腹式呼吸中得到益處,簡單地觀照腹部起伏,或者刻意讓腹部更為強勁堅挺,確實讓心思沈靜下來。

心情保持放鬆,呼吸氣息飽足,腹部堅實有力,這三項是最近自我提醒的要點。

信仰難有真偽

2016. 10. 20  Thurs.
信仰難有真偽
現今學術研究「求真」,透過歷史考證、文本分析等方法,判定一些佛典為「偽經」(如《地藏經》、《楞嚴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也常聽到學者論斷一些佛教信仰傳統或型態為「相似佛教」、「偽佛教」或「不是佛教」等,例如中國­「支那內學院」、日本「批判佛教」等即有類似宣稱。

學術固然有學術論斷的憑據,但信仰終歸是信仰,未必因學術所得之結論而受到影響;只要信仰者從中得到益處,獲取生命的安頓與寧靜,一切就值得了。

信者恆信,信仰難以有真偽,宗教徒仍依自己方式相信著,當中沒有真假對錯,或者不能用真假對錯來判定;意即,信仰問題未必有全然客觀的答案,即便在學術研究上亦然,只能儘量趨近於客觀。

沒有真假對錯外,亦未必有高低優劣的問題,其中涉及到價值抉擇,譬如到底是《華嚴經》圓滿,還是《法華經》究竟,亦或是《阿彌陀經》殊勝等問題,我們難以站在自身所認定的佛教圖像來批判異宗;畢竟佛教本來就有不同面向,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發展的豐富性說明此事實,八萬四千法門為度種種根器眾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實不能斷然否定之。

相對於「相似佛教」、「偽佛教」或「不是佛教」,以真假等排除異己,印順導師對於不同教法,大多僅以方便和究竟作分判,即便方便法門也是整體佛教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而不以上述激烈字眼排擠或輕視之。

當以權、實作判攝,可說肯定一切法的長處,即便是權巧施設的法門亦有重大價值,最多只認為它們不夠,而不是不對。相反的,當以真偽分判時,給了人一種錯誤印象,認為該宗所說都有問題,可能的優點亦視而不見,而容易陷入某種偏執。

今天的時代,面對信仰問題,再難用邪正、真偽等語詞來「自讚毀他」,除非明顯違背一般人認知常理,涉及非理性乃至反理性的迷信或狂熱,才能以此斷言之;否則,以權實、方便究竟等之分,應是較為適切的,消弭不同法門乃至宗教間不必要的對立。

腹部是第二大腦

2016. 10. 19  Wed.
腹部是第二大腦
高雄澄清湖發現兩具女浮屍,兩人用童軍繩綁在一起,皆是憂鬱症患者,一為中度、另一重度,據說是在同一家醫院看病認識,同為病友同病相憐;或許兩人都覺得活著辛苦,於是相約了結此生,死時才3945歲。

兩位都是已婚婦人,是不是有家庭或婚姻問題,或者有經濟壓力、財務糾紛等,引起心理上的痛苦,我不得而知,但看到這樣的新聞仍讓人不勝唏噓。

心理上的疾病,固然可能是上述外在因素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身體上的問題。我看完這則新聞對內人說,他們的腸胃可能都不好,如果他們好好調理消化道功能,症狀應有所改善。

這其實是我的親身經驗,記得好幾年前我的腸胃失調,心情隨著抑鬱寡歡,而後透過椰子油排毒,才逐漸好轉。其間翻閱相關書籍,知道腹部是人的「第二腦」(the second brain),人的情緒雖和大腦有關,如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多寡,但血清素亦關乎消化系統的補給,如果腸胃機能不佳,自然影響血清素的作用。

如此,腹部之「第二腦」又被稱為「腹腦」,心情的好壞,乃至性格傾向,一定程度取決腸胃的狀態。例如《腹作用決定你80%的免疫力》作者即表示,童年創傷會深深地烙印在腹部,都可藉由腹部調理,克服長年以來的個性問題,如書中所說:「所有的焦慮、憂鬱、所有的情緒障礙(極度內向、對自己缺乏信心、過度敏感、過度緊張等),都會經由腹部反應出來,每一種情緒的衝擊都會被大腦所接受並且記憶下來,隨後反射到肚子上。相反地,腹部的每一種功能障礙或疾病,也會藉由大腦轉化成情緒反應出來。」(頁185

「腹部是生命中樞」,該書指出東方文化即有此認定;腹部是「丹田」所在,「丹田」在各種修煉中屢屢被強調。我想,如果這些觀念能儘早傳遞出去,讓有類似精神或情緒障礙的人,都能調理而得到改善,人生的悲劇應可減少。

相關報導  高雄澄清湖2女浮屍 

與人為善與處處討好

2016. 10. 18  Tues.
與人為善與處處討好
每個人內在性格中都有樂於與人為善的一面,但這樣的與人為善,如何不是一昧迎合、處處討好,可能就需要多所琢磨。

有一句話說: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取悅某些人,或者在某些時候取悅所有人,但你不可能在任何時候取悅所有的人。(You can please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you can please all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but you can't please all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事實上,處處迎合、討好是性格軟弱的象徵,我自覺到這一個面向的自己,說好聽是以和為貴、廣結善緣,說難聽就是取悅奉承。而這樣處處討好,最後弄得裡外不是人,因此古人說「以道相交」、「以義相合」,站在「道義」的前提下與人打交道,即便因此而犧牲朋友,也不用在意;或者說,不講「道義」的朋友不如不要。

讓自己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即便講真話、堅持公義,而和一些人疏遠、甚至絕交,自然而然會有另一群人欣賞而與你深交,如此而得以「親君子,遠小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堅守大是大非是必須的,也要在這樣的原則下決定彼此的親疏遠近,除讓自己俯仰無愧,也讓自己更有信心、更堅定。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學也是一種做

2016. 10. 17  Mon.
學也是一種做
在講求實踐篤行的慈濟團體中,作為一個以思想探究為主的學者,我自己頗感慚愧,總是說多做少。身為佛弟子,我當然知道要「學佛」而不只是「佛學」,但或許是「知易行難」,所以很多道理都是觀念上的理解,遇到實際困難時,還是有諸多煩惱。

不過,我因在學而心安,透過聽聞、思維佛法智慧,即便遭逢瓶頸,也不會讓自己困頓太久,可以儘快找出通路。

其實知識在佛教修行中並不是必要的,特別就解脫道來說,然而就菩薩道而言,便顯得異常重要。

換言之,在大乘佛法中,知識的追求象徵一種承擔,雖無關乎解脫,但在度化眾生、闡釋佛法上發揮重大功能,這也是幾乎所有高級宗教一定有教理教義之研究,如在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為神學,在佛教為佛學,乃至於創辦神學院、佛學院等;這如聖嚴法師說:「一個偉大的宗教,應該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信仰的實踐,第二是理論的基礎,第三是學術的研究。」(見《聖嚴法師學思歷程》台北:正中書局,1994,頁195。)

事實上,上述三個條件應可簡化成兩個,意即理論與實踐,用佛教的話是「解行並重」、「教證雙資」。

教理教義研究之重要,舉例來說,如因應科學發展日新月異,對世界的解釋推陳出新,諸多認識與古老宗教記載或有出入,甚至大相逕庭,此時宗教應如何自處?又例如現今社會面臨的各種難題,如道德和法律上的紛爭:死刑、安樂死、墮胎、代理孕母、同志婚姻、基因複製等,到底宗教人士所持立場為何?又如何就自身教義中,提出令人信服的洞見?而不予人保守、落伍、封閉等刻板印象呢?

隨著人類文明不斷演進,時代考驗著宗教,宗教能否正視潮流作出回應,檢測著每一個宗教及宗教領袖們的智慧。在這裡我不得不讚嘆十四世達賴喇嘛,在知識巨變的年代,他始終以開明、多元和進步的心態,密切和科學社群互動,讓佛教信仰暨思想贏得不少好感乃至認同。

可知,作為一位菩薩行者,知識是重要的,乃至是必要的,「菩薩當於五明中學」,說明了這個道理。所以問題不在於要不要讀書,重不重學問,而是為什麼讀書、為什麼向學?

所謂「菩薩為眾生學」,為利益眾生而廣學一切,因此求學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利他和度眾。一如印順法師所說:「為自淨其心而學,為利濟人群而學,不作世間學問想。」

慈濟人始終做得比別人多、做得比別人好,但相對而言,說得比別人少,這可能是一種缺憾,容易在一些環節上吃了悶虧(去年「消慈」風波或是一例),特別現今社會特別強調表達和論述。

慈濟人「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精神令人激賞,從身體力行中切身體會道理(「藉事會理」);但可稍作補充的是,學的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做,意即「學即是做」(learning is doing)。

如為人熟知的玄奘大師,他的學問與人格已然合而為一,不只是知識上的成就,亦也是人品典範,不只在佛教歷史,也不只在中國歷史,亦也在世界歷史中備受推崇;在我看來,近現代印順導師的學問與人格也是一例。


總之,「解行並重」是佛法修學的理想,任何佛弟子都應該在這兩者中取得平衡,即便有不同偏重,卻也不能偏廢。因此我希望決心獻身慈濟的年輕同仁,若時間、精力允許,力行實踐之餘也在經教上下工夫,厚植佛法暨世學涵養,乃至攻讀更高學位,以充實慈濟的義學人才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