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嗎?

2017.6.24  Sat.
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嗎?
              如果依理智的方式來分析所有宗教都是一樣之宣稱,將遇到各種困難。其一是不同的宗教教義,如何可能一樣,或走向同一目標。例如在修行實踐上,信仰基督宗教可否達到佛教的涅槃,實現佛教的解脫境界,而證阿羅漢或成佛?或者,修學佛法是否可以成為基督教的聖徒、通往天國?而這如何可能?再者,宗教間的差異,是否僅是名相概念之別,實際內容卻是相同的?而所謂的不認同,僅止於語言表面上字詞使用的不認同而已?第三,當佛教徒宣稱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其它的宗教信仰也未必認可,如倘若所有道路都通往上帝,那不信上帝、甚至是反上帝存在的異教徒,是否也會和基督教徒一樣通往上帝呢?……凡此可知,在理性思考的層面上,諸多問題仍待解釋,而成為宣稱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一項挑戰。
  換言之,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宣稱,在理智上會有解釋上的限制,畢竟不同宗教的聖者們,所具的特質原是有所差異的;而佛教所謂的「不共」,即表達出和其它宗教(以及其它佛法教門)之別。否則,所有宗教如果都一樣,個別宗教信仰之主體性將會喪失;如以佛教為例,就未必一定要信佛、學佛,也沒有傳教或所謂弘揚佛法的必要,而所有宗教的教義似乎都是多餘的。或者,所謂五教合一、融合的觀點,如「一貫道」的立場,可能是最正確的。
  然而,一貫道式的會通方式,雖試著統攝各個宗教,但卻未必得到所統攝的宗教之肯定。除此之外,所謂天主教式的佛教徒(Catholic Buddhist)、基督教式的佛教徒(Christian Buddhist)、儒者式的佛教徒(Confucius Buddhist),也可能面臨「信仰倫理」的問題。即現今的倫理關係,不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或所謂傳統儒家所說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也含括了人與自然界、人與生態的關係,而有所謂的環境倫理或生態倫理,以及人與動物之間,而有所謂動物倫理、動物權的探討。而人在面對超越界,如人與神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倫理關係,似是值得思考的;而此可姑且稱為「信仰倫理」。此「信仰倫理」或可歸為「宗教倫理」的一部份,探究的是宗教內部的行為規範問題,特別是對信仰的規範,包括佛教徒可以受洗嗎?佛教徒受洗後還可以稱作是佛教徒嗎?或以基督宗教來說,基督徒可以皈依嗎?基督徒皈依後還可以稱作為基督徒嗎?這些或可為「信仰倫理」探討的範疇。[1]
  事實上,所有宗教都是一樣之論調,可視為是情感面的抒發和信仰實踐上的宣示。因為所謂的「一樣」、「不分」或「相同」等,未必是指兩個不同的名稱指涉同一個事物,例如晨星(morning star)和暮星(evening star)的區別, 或者如單身漢(bachelor)和未婚男子(unmarried man)間的關係,否則將遇到理智解釋上的難題。相對的,如從「宗教語言」的特性來考察,所謂「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應如同「我們(人類)都是一家人」,未必是事實的陳述,而主要是情感的召喚和認同,而情感的認同雖也是一種認同,但卻和理智的認同有所差別,其中包含對宗教間和平的期許,以及人類互信、互愛的嚮往,而不在於論究事實的真相。
  所以當說不分宗教,或者說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其中的意涵,乃是要大家和諧共存,齊心互助,而未必是說兩者一樣而沒有差別。而「一貫道」認為「道」乃「一以貫之」,世界的真理只有一個,只不過是形式展現的不同,而以儒、釋、道、耶、回五大宗教的不同形象來教化人心,但其宗旨皆相同無異,殊途而同歸──此一說法除顯示中國人重圓融的思想傾向,背後也蘊涵對和諧的盼望,而認為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2]同樣的,十九世紀發展的巴哈伊信仰(Bahai舊譯「大同教」),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重視宗教間的一致和相通,認為整個宗教的歷史,乃是神差遣先知亞伯拉罕、摩西、佛陀、基督、穆罕默德等先知,對人類進行教化的過程,既然都是神的使者,所有的宗教皆同源;而且所教導的人類,原本也都是一家,不應形成對立和衝突,而要走向和諧、和平的大同世界。由此可知,和平、祥和等的期盼,乃是「不分宗教」背後最大的心理動力。
  簡言之,所謂一切宗教都是一樣的、不分宗教或宗教同源等說法,可說是情感面的信仰告白,而未必是客觀事實的論定,乃祈願所有宗教放下歧見,共同透過勸人為善、愛和關懷,來顯發人生的光明面和正向意義,指引人類安身立命。其它如海納百川或百川歸海之意象,以及君毅所云:「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當相遇。」[3]此些美好的論調,主要仍是美學、情感式的抒發,而未必能以理性來細究真假,也未必需追究其事實的真實性如何。
  相對的,世界的真實樣貌究竟是什麼,並不是情感的問題,而是事實的問題;例如地球的形狀、玉山的高度、台灣的地理位置、水的化學分子等,這些較能有客觀的答案,或者可以用科學方法來驗證檢測的。而是否有一種特定的宗教,能幫助我們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則是可以追問的問題。意即,究竟宗教所說的事實或真理,僅是宗教內部的事實或真理,還是宗教說出了世界的事實或真理,成了所有理性思維者想要探問的;一些高度的主智論者即反對把宗教內部的真理,視為是宗教說出了世界的真理,而對宗教信仰進行批判。[4]
  無論如何,所有宗教都是在面對人世間的苦難問題,而面對苦難,一切的宗教、宗教徒皆需要謙卑;畢竟那裡有苦痛,那裡就需要宗教,在宗教的慰藉下,苦痛將淡而化之。如此,未必有所謂最好的宗教,而只有最適合特定的人、特定區域的宗教。換言之,從普世價值和人道的觀點來看,先談現實問題、談苦痛、談作人,再談理想、談神聖和信仰,可成為面對不同宗教的一種態度。而宗教信仰的不同,或可說是價值觀的差異,牽涉到每個人不同的價值抉擇;如此選擇一種宗教,即是在選擇個人的價值觀,因此宗教信仰的選定,可視為是個人追求人生方向的踏板,使能助於實現生命之意義和價值。而正因為有多元的價值,所以不免會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存在;如對於「求真」、「求美(善)」之不同的價值取向,即影響了「不分宗教」(重於「求美(善)」)或「宗教分殊」(重於「求真」)兩個不同的主張。而不同宗教之間如何能在「思想上」交互激盪、激勵,並在「行動上」能相互合作,成了宗教互動間的一大課題。[5]
  總之,不同的取角面向,例如從理智和情感等不同向度切入,將會帶來不同的判定,如《莊子德充符》說:「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觀之,萬物皆一也。」宗教之間的同異,自其同者與自其異者觀之,會有不同的判斷;或者,從情感面來說,以及就理智面來談,都會有不同的結果。若用理想、情感及大愛的觀點來想,宗教的方向可說是一致的,但從根本教理教義的理性抉擇來說,卻是相當不同的。換言之,若以理性探究真實,情感的取徑恐有所限制;理性的作用在於作區分,使我們能辨別差異,分析宗教間的不同之處,而感性之愛則去異求同,而把大家融合一起。而以此理智和情感兩種面向,看待「宗教同歸」與「宗教分殊」的兩種觀點,其間的對立應可得到消解。   
 
摘選自拙作〈「同歸」或「分殊」──論當今佛教對宗教異同之兩種論調及中觀學之可能觀點〉,《鵝湖學誌》第五十期。2013. 06

[1] 基本上,各大宗教都主張信仰的純粹和忠誠,例如佛教徒在「三皈依」儀式中,宣誓自願發心皈依佛,以佛為師,生生世世不皈依外道天魔;皈依法,以法為師,生生世世不信奉外道邪教;皈依僧,以僧為師,生生世世不跟隨外道門徒。同樣的,「信仰倫理」在一神論的宗教更是被重視,而特以「誡命」規範之。如天主教「十誡」第一誡即要人「欽崇唯一天主在萬有之上」,基督新教「十誡」前兩條要人「不可拜耶和華以外的上帝」及「不可製造偶像與拜偶像」;可知一神教要求絕對的虔誠和忠貞。對於信徒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基督宗教類比為「一夫一妻制」,要信眾認定上帝是唯一的真神,而不該信仰上帝以外的對象。相對的,佛教「信仰」雖很重要,但個人行為更重要,所以佛教「五戒」以道德規範為主,而不強調皈信的絕對性和唯一性。此外,佛教不認為不信佛教就會招受審判或下地獄,而主張來世是由因果業力來決定,不是由至高的神來審判。對於基督宗以夫妻、父子的關係來比喻神人關係,可見若望保祿二世著、楊成斌譯《跨越希望的門檻》,台北:立緒,1995,頁118222
[2] 當然,其中也有所謂以「賭注」心理來抉擇宗教信仰,從多種信仰的敬拜中徒得一個穩賺不賠的模式,也就是說不要把賭注都放同一個菜籃子,多拜多保佑,此以賭徒心理的信仰模式,亦是接受多重信仰的一種可能。
[3] 唐君毅《青年與學問》,三民:2008年(二版三刷),頁140
[4] 近百年來一些哲學家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羅素(Bertrand Russell)等人,即以理性論究的方式展開對基督宗教的批判;而近年來反基督宗教著作也在英語世界成為暢銷書,他們認為基督宗教所提供的世界觀和真理,乃和理性和科學相違背,而有反基督信仰的聲音。Christopher Hitchens, God Is Not Great: How Religion Poisons Everything, Twelve Publisher, 2009. Richard Dawkins, The God Delusion, Mariner Books, 2008. Sam Harris, The End of Faith: Religion, Terror, and the Future of Reason, W. W. Norton, 2005. 當然以上著述也引起基督教信仰者的強烈回應。
[5] 如此,關於「不分宗教」與「宗教分殊」的差別,不見得有很大的對立,例如一行禪師、證嚴法師等宗教師們,雖較強調「不分宗教」,但在談尊重、包容、諒解等觀念時,即隱含差異性的存在,甚而是對其它宗教的不認同;意即我不認同你的信仰,但我尊重、包容及諒解你的信仰。其中也涉及思想性格及身份定位的不同取向,如宗教學者(scholar)和宗教行者(practitioner)的差異,或者說是思想家和宗教家的不同,因而使看事情的角度有所區別,或各有不同的強調點。所謂「理論求異,實踐求同」,意即在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