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身體轉向」

2017.7.9  Sun.
「身體轉向」
佛教思想之發展從「緣起性空」走向「真常唯心」,後期大乘佛法心性本淨、佛性或自性為主導的唯心思想大為興盛。這唯心論的發展,如印順導師所說,有著「重信」與「重定」的特色,一方面強化情感信仰面向,一方面著重禪定訓練,「修心」可謂是「修定」,此可參<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一文。

事實上,大乘佛法後期發展強調「修心」,亦也強調「修身」,亦即除心性外,身體的修煉亦成了重點。如秘密大乘在身體上修風、修脈、修明點等,主張觀自身是佛,「即身成佛」即是實例;這「即身成佛」固然意味著當生取辦,剋期取證佛果的勇猛精進,但同時也強調以「身體」為主調的修持,修天色身成佛。

在漢傳佛教亦然,如天台宗智者大師談止觀修行,有諸多篇幅集中於治病、養生、練氣、健身等,吸收不少道家修煉精華,使得天台醫學成為一大特色;包括嵩山少林寺武術拳法名揚天下,都可以看到佛教發展的「身體轉向」。

佛法修行重身體,此無可後非,初期佛教「四念住」即以「身念住」為先,禪修之「調身」、「調息」與「調心」三個階段,首重亦在於「調身」,身體成為修行的重要入門或下手處,所謂「身安道隆」──身體安康道業才會隆盛,也是強調身體的重要。

此外,後期佛法之「身體轉向」亦和「重定」修持有關,精神統一的前提在於良好的身體狀態;如此不只「修心」是「修定」,「修身」亦可謂「修定」,或者說因為重於「修定」故也重於「修身」。

佛教早期重於觀察緣起,洞悉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藉由身體來照見空性──「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不是以身體之健康養生為目的。如同樣是「持息」法門,初期佛教只是單純的觀照呼吸,從呼吸觀照中訓練覺知力;但後期佛教不只是觀呼吸,而是透過練氣、練丹田來強身健體,這是佛教趨於現實(或務實)的明證之一,一方面切合自身需求,一方面也可滿足眾生期盼。

只不過要知道,「修身」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佛弟子不能不強調身體,也不能太強調身體。畢竟「修身」是共外道法,任何宗教或文化傳統都有「修身」向度,但卻不與解脫相應。佛法核心目的還是在覺悟,如果盡在身體打轉,因著特殊體驗誤以為有所成就,那已失去佛法修行的本意;[1]甚至佛弟子要以病為師──「道人常帶三分病」,有時帶病的身體反而更有助於苦的覺知與精進修行。


[1]如《成佛之道》說:「想得定而又捨不得欲樂的,從三摩缽底的字義中,有意無意的雜揉起來,這才修精煉氣,在色身及淫欲上用功,而不覺得誤入歧途了,這真是可悲可憫!」(Y 12p194)以及《成佛之道》:「佛法的持息,本意在攝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體上著想。修習久了,如少腹充滿,發熱,或吸氣時直達到足跟趾端,或覺臍下氣息下達,由尾閭而沿脊髓上升,或氣過時,幻覺有光色,音聲等──這都是氣息通暢,生理上的自然現象。切勿驚奇誇眩,落入氣功及丹道的外道窠臼!」(Y 12p315~3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