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輪迴是「苦」的輔助概念

2017.7.21  Fri.
輪迴是「苦」的輔助概念
     輪迴通常被英譯為rebirthreincarnation,但輪迴的梵文saṃsāra Pali samsara)卻顯示無窮盡苦痛循環的意義,在無數生死洪流中因無明與業而不斷承受苦報;如此單以「重生」(rebirth)或「再生」(reincarnation)未必能完全貼切反應saṃsāra的意涵。換言之,輪迴或生死流轉(saṃsāra,既關乎業、亦關乎苦,因業而受輪迴之苦,輪迴的本身象徵著苦,所以重點在苦的覺知,當中前生、來世的概念指涉,代表沒有盡頭的制約(conditioned狀態,指人的生命落於某種慣性週期中,依自己行為產生因果反饋迴路(feedback loop of cause and effect),特別是一種惡性的循環(vicious circle),無力跳脫出整個運轉機制。
如此,重點不在於「信輪迴」而是在於「斷煩惱」(「滅苦」);亦即,相對於「輪迴」,佛陀更著眼於「煩惱」及其相關之「解脫」問題;可以說輪迴乃是「苦」的指涉或代名詞,[1]也因此輪迴(亦即「生死流轉」(saṃsāra))的重要性和地位才被提高,如此相對於「六道輪迴」之生死流轉,「十二因緣」之生死流轉的意義更被佛陀所看重。若然,與其說佛教重視輪迴,更應該說佛教關注苦痛,輪迴不離苦痛的觀念,而從修行與滅苦等價值實踐的脈絡肯認輪迴之存在。[2]如此相對於輪迴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脫輪迴,一如對於「什麼是苦」以及「如何滅苦」兩個不同問題,後者更為佛陀所重視的,知道「什麼是苦」實則是為了「如何滅苦」的認識與實現。如Sue Hamilton所指出的,佛陀所重不是「什麼是人」(what is a man),而在於「如何是人」(how is a man),關心人如何運作(how human being operates)及至於苦痛的產生,如此而「對症下藥」解決身心感受到的苦痛。[3]
  總之,接受輪迴終究是為了解脫輪迴,如何超越輪迴、不受輪迴之苦才是核心關注,佛教的輪迴說亦不過是苦痛認識的深化與強化而已。如此,佛教的輪迴有兩點必須留意的:一是輪迴與業力的關係,二是輪迴與苦痛的關係。在佛教中業力說是確定的,輪迴或僅是業力的輔助說,表達一種「制約」(conditioned)關係,一種不得已、不得不的受牽制繫絆的景況;此外,苦痛是真實的,苦及滅苦乃佛教的核心(「四聖諦」),輪迴或可說是苦痛的代名詞。 


[1] 輪迴既是關乎苦痛,以苦痛為主要指涉(之一),則輪迴不是純粹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亦涉及具體經驗感受,輪迴概念的產生是在苦痛事實存在之後,可說採取一種唯名論(nominalism)的立場。
[2] 輪迴或生死流轉象徵著煩惱和痛苦,輪迴背後價值向度的關切才更值得注意的,這意味的輪迴不全是描述性(descriptive)的認識;一如美或善不是一種知識,不能被定義,而是一種價值暨實踐性概念,宗教諸多概念如上帝、神聖等亦然。而且,凡是涉及價值面向所成之概念,皆含一定主觀性,不只難以被清楚定義(non-definable),亦也不可化約(irreducible)、不可傳遞(non-transferable)等。
[3] 詳參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