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佛學論爭之「國際仲裁」

2021. 4.19  Mon.

佛學論爭之「國際仲裁」

  面對佛學上的歧見紛爭(乃至釋道佛間的論辯),有時交付「第三者」(客觀外部人士)進行「國際仲裁」,以決斷思想史上的爭辯,或也是值得考慮的,這也意味著佛學研究面臨更多元的挑戰。[1]

例如唯識古、今學之爭由來久矣,一直延續近現代,包括二十世紀日本學界唯識學巨擘上田義文、長尾雅人亦有不同看法。[2]紛歧的佛學見解自是由來久矣,從佛陀在世即潛隱著,一直到入滅以後日益顯發,於是有部派佛教的到來,直至今日各個佛教傳統、宗派之成形,都可為之證明。然而,面對佛學詮解的差異,有時「旁觀者清」,透過特定哲學問題式的回應暨參與討論,恐也是論辯正誤(或高下)的一種可行方式。例如唯識古、今學之不同學說支持者,怎麼看待現今主流學界的心意識觀點呢?又如何清楚介紹個自主張的佛教思想,及至於說服哲學家、心理學家所持之特見(包含可能的局限),顯發自身見解之正確或優越?

  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系統的推陳出新暨現代化,佛典對世界的描繪有重新檢視和詮釋的必要,如印順法師表示,中國佛教過去在文化上為友為敵,唯有儒、道二家,今日文化上之新友新敵,將加入西方之宗教、哲學、科學而更顯多元。[3]此外,太虛法師在民國初年所提出「教理革命」,這多少亦含有佛學「現代化」的期許,讓佛學研究進入新紀元,使之和各個學科間產生聯繫,接受不同文化養分的刺激。  

  總之,時代思潮的進步考驗著佛學論述,佛學研究不可避免亦有所改變、轉化。如此似有兩個可注意的現象:第一佛學詮釋走向多元與開放;第二義理正誤與詮解優劣,非佛學為主的(哲學)專業人士亦可扮演公正裁決的參考。而本書從對比的脈絡下展開,未必預設讀者充足的佛學背景知識,不全然限於佛教專業學者作為對話對象,甚至還包括非佛教專業,或多或少為「跨文化」對話作準備。 

*摘自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導論」,202011月台大出版中心出版。


[1] 在拙作博論尾端曾表示:「現在的東方哲學研究,往往內部已眾說紛紜,不僅儒釋道自家因理解上的不一致而爭論不休,儒佛、佛道、儒道等之相互對抗、批判,也時有所聞;雙方在論諍中內耗彼此,而難以對外回應普世性的哲學問題。」(見林建德,《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臺北:法鼓文化,2013年),頁389-390。)相對而言,未來東方哲學高低之判,已很難再唱高調自說自話,「介入」恐是一參考指標,從回應哲學問題過程中,顯示各自思想之長短,也促進東方暨中國哲學研究的現代化、世界化。

[2] 兩人意見之異,中文材料可參考陳一標「譯序──上田義文唯識思想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之介紹,收在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臺北:東大圖書,2002年),1-14

[3] 《佛教史地考論》(Y 22p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