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學術和信仰的四種傾向

 2021. 4.25  Sun.

學術和信仰的四種傾向

佛法作為一種宗教,當重其「宗教性」,佛法作為研究對象,亦也要「求真實」,如印順法師所言;意即,學佛之「宗教性」與佛學之「真實性」(世俗意義)當是相輔相成、相互制衡,這裡的「學佛」是廣義的,代表心靈淨化、人格完滿等理想。 

「宗教性」與「真實性」當相輔相成固然容易理解,事實上相輔相成的同時亦也是相互制衡,反之亦然。 

如果佛教的學術研究有「宗教性」卻缺乏「真實性」的牽制,則易流於基本教義派的護教心切;相對的,追求真實卻少了宗教情懷的同理共感,則不免易有片面、獨斷的否定批判。 

不只佛教,任何宗教研究亦然。我們需要有信仰的宗教研究,但不是保守、封閉和冥頑不靈的信徒立場;我們需要求真求實的宗教研究,但不是偏差、狹窄和先入為主的學者立場。 

如此,學術和信仰的兩端大致分有四種傾向,非信仰者的學術研究有友善和不友善兩種,信仰關懷的學術研究有開明和保守兩類。 

如果沒有佛教信仰,這樣的純研究學者,我們希望他對佛教是善意的、正向的;如果有佛教信仰,這樣的佛弟子學者,我們希望他的研究是開明的、客觀的。 

ps. 423日敝所舉辦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會後交談,有所啟發而作斯文。 

相關文章  學術與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