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14 Wed.
自然化佛學
大約一百年前太虛大師提出佛教革命,其一即是「教理革命」,印順導師也自承其一生的「為佛教,為眾生」的佛學研究,亦可說是太虛「教理革命」的延續。
佛學迎向新時代,尤其是知識發達、科技昌明的年代,佛學確實需有一推陳出新的體現,甚至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革命。
過去科學新知有限,華人依舊可以古代傳說深信「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信月亮有嫦娥與玉兔,然而當今日人類都可以駕著太空梭登上月球,未必再能以過去的說法自我滿足、甚至是自我催眠。
佛學的研究亦復如是。一如達賴喇嘛在著作中屢屢表示:如果科學分析很明確的指出某些佛學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就應該接受科學發現的事實,放棄這些觀點;時時藉由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心理學等科學知識來更新佛法的學習。[1]
具體而言,佛法常說的重要教示,不管是中觀學派的「諸法皆空」,還是瑜伽行派的「萬法唯識」,或應有一定實證性方法來解釋與檢視。
空性與唯識皆是闡明「幻化」道理,而這和科學如心理學、認知科學之研究錯覺、幻覺是否有相對應的交會可能,就值得佛學研究者的重視。一方面以科學來重新認識、重新解讀佛學,一方面也以佛學來回應科學,試著與科學知識進行交流對話。
「自然化」哲學是20世紀英美哲學的發展主流,21世紀佛學概念的哲學探討,經驗性實證基礎的分析,或也是一種待開發、待嘗試的路數,而這也是「自然化佛學」(Naturalized Buddhology)或「分析佛學」(Analytic Buddhology)發展之一環。
相關文章 科學與宗教的對峙與對話
[1] Dalai Lama, The Universe in a Single Atom: 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p. 2-3; Anne Harrington and Arthur Zajonc, The Dalai Lama at MI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