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內尋與外求

2016. 4.4  Mon.
內尋與外求
佛教修煉的要領是要人把精神向內收攝,如說「心為法本」、「萬法唯識」、「伏心為道」、「一切唯心造」等,以「心」這語彙,告訴我們生命的關鍵在自己本身。

回到自己的心,初看來有些抽象,一般人難以體會。佛教之禪修從調身、調息,而漸進入調心,即先回到身體的觀照,包括姿勢、肌肉鬆緊等,再去注意呼吸的現象,一旦呼吸平順,心也就平靜;如此回到身體及呼吸即是把心拉回的過程,從身體和呼吸的單純覺知去感受心靈,而不需依靠外在物質的多少。

人一旦身無病痛,食衣住行都得到滿足,周遭的人也都平順安康是不應該有痛苦的,若還有那便是欲望過患的問題,只想到自己沒有的,卻不去注意已擁有的。

如此回歸自身的心性觀照,幾乎是所有修道傳統的共同主張,如以儒家為例,《論語》中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說「反身而誠」、「君子必自反也」、「反求諸己」,包括韓愈〈原道〉說: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都是要人往自己內在觀看,從自身找答案、找安頓。

可知,人生的福祉是自給自足的;相對的,若人一遇不順只會責怪他人、要求他人,都是別人不對自己最好,那他永遠無法知道問題徵結所在。

宗教裡常用到聖與俗之分,這樣的區分,或只是內尋與外求的不同。如一個人盡把希望建立於外在,那僅是俗人,難以得到真正的快樂;相對的,時時覺察自己的心,才是走上修道之路,也才有真實、長久的快樂可言。

如同余英時研究所說,中國古文明之發展經「軸心突破」的背景,復歸到生命主體之內觀,而走向「內向超越」,也因「內向超越」奠立了心性之學的傳統;我想這樣的「內向超越」用在佛教唯心之思想特色亦是相當契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