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走出信仰的舒適圈

2020. 11.2  Mon.

走出信仰的舒適圈

信仰給人依靠,在動盪苦難的世間找尋安頓,得以安身立命。信仰帶來安適平靜,但當信仰不(只)是建立在寄託、依賴、崇拜、祈求時,反而不斷要人「自我挑戰」,擺脫舊有的成見偏好而鼓勵懷疑和自覺,這樣的信仰究竟該如何定位呢?

 

佛教發展初期可謂如此,以「無明」為生死煩惱的根本,而以智慧之「覺悟」為解脫苦痛的目標;佛法有別於一般神教信仰顯而易見。

 

如此,相對於僅是給依靠,佛法要人走出信仰的舒適圈(comfort zone),以究明世間實相、實現了生脫死為終極關懷。佛法作為智慧的宗教,佛陀作為人間的覺者,不是要人盲目虔信,反如《般若心經》所言:「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使能「見真實而得解脫」。 

事實上,懷疑不是信仰的摧毀,卻是思想、觀念的再確認,如《葛拉瑪經》中著名的「十事勿著」,即是依循此一原則,此「十事」為:一、勿輕信口耳傳說;二、勿輕信代代傳承;三、勿輕信據說流言;四、勿輕信經典所載;五、勿輕信思辨邏輯;六、勿輕信詭辯論斷;七、勿輕信外觀常識;八、勿輕信自見審度;九、勿輕信外顯才能;十、勿輕信沙門導師。 

這看似是普遍的懷疑態度,卻是自知、自覺精神的宣揚,「覺悟」就是要打破習以為常、視之為理所當然的思維慣習。 

一如達賴喇嘛面對宗教之強調理性、鼓勵懷疑以及開放心胸的態度。達賴喇嘛曾表示,他能對基督徒信仰者的助益,即是「種下懷疑的種子」(plant seeds of doubt),而鼓勵健康的懷疑主義(healthy skepticism),認為透過理性及開放心靈的認知、理解,將可堅定信仰和信心。[1] 

印順導師在《我之宗教觀》中,曾指出宗教的五個向度──「多神‧一神‧梵我‧唯心‧正覺」,由此排序顯示信仰由低到高的層次;[2]佛教作為「正覺」宗教,在於以「緣起正見」為特色所在。因此,學佛若不能邁向「覺悟」,時時自我反思、自我觀照乃至於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佛法信仰特質似難以透顯出來。


[1] Dalai Lama, The Good Heart: 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the Teachings of Jesus, Pub Group West, 1998,p. 45113.

[2] 《我之宗教觀》( Y 19p13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