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真常唯心如何使佛教走向衰頹

2020. 12.13  Sun.

真常唯心如何使佛教走向衰頹

  印順法師認為,若無法認清真常唯心思想的方便特質,則可能有偏頗發展之弊,如不能正解聞思修慧而雜濫知見,以及落入定境的孤芳自賞中,而缺乏菩薩心志的發起,如此皆易使佛教走向衰頹;以下進一步分述之。

1.重信卻缺乏思擇力而流於雜濫

  佛教從初期開展時,重視道德(戒)、靜慮(定)、智慧(慧)的修行,重視理性、經驗的面向,到了後期則有濃厚的理想、信仰色彩的發展,象徵佛法「宗教化」的過程。換言之,從初期佛法心性之有染有淨,而透過修行以轉染成淨,到初期大乘不垢不淨、自性清淨(即「自性空」),再到後期佛教心性本淨,可看出佛教思想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其中「心性本淨」的如來藏說,由於較通俗易解,更易於適應大多數人的信仰需求。[1]  

  然而,信仰和情感過深,思擇力若不足,慧學薄弱,對於不同義理間的差異,有時難以善加抉擇、析辨,甚而「認賊作父」,把佛陀所不以為然的修持和法義奉為圭臬而有所雜濫。而印順法師所批判的後期佛教之「梵佛一體」,可說是一例,[2]而可能直接或間接的關涉到佛法的衰亡。可知,佛教信仰雜濫化,固然可迎合廣大人群的信仰需求,但量多未必代表質好;相對的,過於雜濫、媚俗即影響佛教的信仰品質,易使佛教受到輕視及貶抑,佛教信仰難以吸收到清流或優秀人才,則不利於佛教之發展。

2.重定卻缺乏慈悲心而陷入隱遁

  如來藏心性本淨的觀點,和一般神教信仰的特質接近,在垂暮之年告老還鄉之際,體力衰退難以有所作為,此時單以信仰作為生命最後寄託之所在。印順法師即表示唯心思想和老年人心境相近,符合一般人老年信教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冀求安定、安穩,然而菩薩行卻需要熱情和活力。此外,偏於靜定的修習也會影響菩薩悲心的發起,因修深定者往往心如止水,對世間苦難及諸多不公不義之事,不免「老僧入定」,定境中難以對他人苦痛有所感知,因此人間佛教以「不修(深)禪定,不斷(細)煩惱」的彌勒菩薩,作為效法的對象,而更強調悲心的重要。此不修深定,乃避免心過於沉寂,把不捨不忍的心給隱没;相對的,菩薩緣悲心而起修,不入聲聞定、不求急證,此才顯示出菩薩的心行。 

  總之,菩薩道的修行以智慧和慈悲為主,雖偏信和偏定之傾向仍無可厚非,但必須有所自覺。偏信者,較著重於情感面的滿足,理智的抉擇分析較少,因此如何防止濫外道見乃為謹嚴之處,如此才更能突顯佛教慧學的可貴。偏定者,重禪修和內心的靜寂,因此如何不滯於深定,常保對苦難眾生不安不忍的心,也才能展示大乘菩薩大慈大悲的特點。而在重信又重慧、重定又重悲的修學知見下,適切掌握如來藏思想的方便性特質,以增長信力和定力,使能領受其益而不致在偏差及極端的修行中蒙受其害。  

取自「唯心思想帶來晚近中國佛教之衰微嗎?」刊於《臺灣宗教研究》102期,2011年。


[1] 如印順法師說:「有神我ātman色彩的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說,是從理想的如來常住、偏在信仰而來的,通俗而能適合一般人心,所以迅速的傳布開來。」見《如來藏之研究》 ( Y 39p147)。

[2] 《以佛法研究佛法》:「真常的大乘佛教者,有意的在真常、唯心、一乘的基礎上,使佛法更梵化,更神祕。他總攝大乘空有的成果,融合了世俗的迷信、俗習、甚至房中術。這樣作風,本是婆羅門教所採用,曾經收有復興效果的。行部、瑜伽部的密典出現,佛教思想大變,這又移入如來為本的佛梵一體時代了。接著,南北方佛教都衰,中印佛教,卻在波羅王朝的護翼下,祕密教發揚到至矣盡矣,無上瑜伽又出現。病態的發展,到了此路不通,創新的源泉也枯了,坐待外道的侵入而滅亡。( Y 16p188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